作者:戴繼宗.柯悅敏
宣教不是戴家的專利。戴家多年因先祖五代以來的委身,享受太多神的祝福,太多榮耀的光環,這些榮耀僅屬基督;這些從神來的光環與祝福,是屬於所有一生為主擺上良善忠心,神的眾僕人所有。
戴德生岳父台約爾在廣州臨終前說:「藉著我們的墳墓,贏得中華歸主。」
紀事
今年對戴家而言,是重要的一年,因為從1983年戴家一行11人到鎮江尋根之旅,期盼可以找到先祖戴德生與瑪莉亞的墓碑,從此那不可能的任務就在神奇妙的帶領引導下,35年來一件件不可思議的神蹟陸續發生,成就了神極大無比榮耀的見證。
1983年,戴家尋根的開始,藉著公安到鎮江博物館尋找線索,當時留下一本戴德生的傳記,幾張戴德生與瑪莉亞墓地的老照片,並探訪了當地福音堂胡老牧師,說明了一家人來鎮江的心意,埋下了伏筆。
1986年,在胡老牧師鍥而不捨的努力下,戴德生墓碑的6個殘塊,都在鎮江博物館的園中全數找齊了! 且福音堂承擔了墓碑保管之責。從此眾多從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前來瞻仰這墓碑。胡老牧師過世後,由年輕尹牧師接續管理。
2012年揚州的黃姓台商,在古玩市場看到瑪莉亞墓碑的殘塊,不是基督徒也不認識戴德生與瑪莉亞是誰的他,因著心中莫名的感動,買下了墓碑,透過google及詢問,聯絡到繼宗,慷慨地把墓碑贈送給戴家。從此瑪莉亞的墓碑的殘塊,便被安放在鎮江福音堂戴德生的墓碑旁。
2013年鎮江來通知,說土地開發商在當初戴德生與瑪莉亞所葬之西僑公墓原址,找到一塊中文墓碑(1931年戴德生長子戴存仁夫婦為父親所立)及兩個未被破壞的墳塚。後來透過各種考證,確認這實實在在就是戴德生與瑪莉亞的墳墓。經家人與當地政府及福音堂協商,決議將戴德生與瑪莉亞的墓碑,遷至由繼宗與父親共同命名的新教堂宣德堂後的鐘樓裡。
「宣德」來自彼得前書二章9、10節,我們期許教會以「宣揚祂的美德」為職志,戴德生與瑪莉亞的墓碑安放在此,這鐘樓因此被命名為「德生樓」,不是要宣揚戴德生的美德,而是如60米20層樓高,鐘樓樓頂的十字架,我們宣揚的,只有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死復活的耶穌基督。
2018年6月5日,早上9點在德生樓前有一個簡單隆重的揭幕儀式,10點鐘紀念館的落成奉獻禮在宣德堂舉行。德生樓的規劃:地下層為安置戴德生夫婦的棺木;地面一樓大門入口正中間,安放兩人的墓碑;一、二樓兩邊長廊各陳列兩人的生平、內地會事工發展的回顧、鎮江教會歷史。繼宗在禮拜中特別期勉會眾:「信仰的傳承」、「捨己跟隨」、「唯獨基督」、「信服上帝」。
感謝
從父親戴紹曾牧師有意尋找先祖的墓碑到如今順利落成,我們看見神不斷在前引路,許多同工一路主動積極幫助籌畫,其中許多艱難,非可言喻,若非有肢體從旁不斷協助,不可能走到如今。這中間付出最多心力的,有:
- 宣德堂尹牧師,這一公開的紀念展覽館的成立,需要不斷與官方(兩會、宗教局、政府建築部門)溝通協調,且有許多訪客要接待解說。
- 基督徒建築工程師,在政府部門工作多年,熟悉應有的運作與方式,不但在許多大小事上親力親為,解決不少疑難問題,還賣了自己一套房,奉獻整個地下層所有的費用。
- 我們在香港文字編輯同工,所有的文獻史料及佈展所需資料,都由她統籌為我們寫稿編輯。
- 神學院老師夫婦,以過去法律、會計、業界管理的背景,為我們提供許多諮詢並奉獻。
- 所有為這德生樓默默奉獻代禱的主內肢體。神的工作,向來就是團隊的事奉,每一項事工,都是互為肢體、各盡其職的體現,我們為他們獻上由衷的感激。
省思
一直以來,人的目光太多關注在戴家的人身上;但,宣教不是戴家的專利。戴家多年因先祖五代以來的委身,享受太多神的祝福,太多榮耀的光環,這些榮耀僅屬基督;這些從神來的光環與祝福,是屬於所有一生為主擺上良善忠心,神的眾僕人所有。我們期望這是一個高舉基督十架,激勵大家願意回應神大使命呼召獻身的地方,不管是全職、是帶職;不管是本地、是跨文化,不管我們是在甚麼崗位,讓我們一起去努力,使萬民作主基督的門徒。
因為「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