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繼宗

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我開了門。(林後二12)
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林前十六9)
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西四3)
到了那裡,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徒十四27)

聖靈而來的力量

感謝神,帶領我們進入第三十一屆差傳年會。今年的主題是「最後的囑咐,最先的關注」。我們可以馬上聯想到最後的囑咐是指著使徒行傳第一章8節,耶穌在升天之前給予祂的教會、祂的門徒─ 信靠祂的人那最後的囑咐: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直等到上頭而來的力量。我們知道這個力量乃是聖靈的澆灌、聖靈的洗、聖靈的充滿。我不曉得你怎麼看聖靈的澆灌、聖靈的洗、聖靈的充滿,但是至少從我的角度,我認為聖靈的洗、聖靈的澆灌、聖靈的充滿是在一群已經相信耶穌且跟隨耶穌的人身上。

雖然他們相信、他們跟隨,但是他們卻需要聖靈的充滿、聖靈的洗、聖靈的澆灌, 而且不只需要一次,是重覆需要,使他們能夠有力量為主來做見證,也能夠把主耶穌基督升天之前給予他們那最後的囑咐(the last comment),化為他們最先的關注。願神幫助我們的教會,使我們藉著聖靈充滿所得來的力量,能夠更多把主耶穌基督那最後的囑咐化為最先的關注。

《門》

前不久找到一本早期內地會宣教師所寫的書,這位宣教師在二十一歲時(1897年) 離開北歐,前往中國服事。這位葉鳳珍姊妹,在揚州學了中文之後,就被內地會差派到中國江西,在江西東北角的玉山縣服事。那個地方是內地會的婦女宣教區,派到那邊的同工都是姊妹們,葉鳳珍這一服事就是四十二年。這本書的書名叫《門》。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裡面的反應是:不得了!一個宣教師學了我們的語言,學到一個地步,她能夠用「門」這個字成為傳福音的工具。

「門」在新約聖經裡出現了三十九次。若是用中文聖經去查,其實「門」這個字出現了五百多次。怎麼差距那麼大?因為中文聖經有門徒的「門」、腓利門的「門」,還有所羅門的「門」、瑪門的「門」,而單單從我們進出教堂的那個「門(door)」,在新約裡面出現了三十九次。在這三十九次當中,若是仔細去看,會發現在保羅的宣教生涯當中出現了四次。我就從這四次跟大家一起來思想,上帝怎麼樣為保羅開了福音的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神也怎麼樣在你我、在普世教會面前開了福音宣教的門。

未得之門

哥林多後書第二章12節:「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我開了門」。保羅對哥林多的教會說,當他到了特羅亞,主就給他開了門。我把這第一扇門稱為「未得之門」。「未得」這個詞在宣教及差傳領域裡是我們很熟悉的詞,它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有任何族群或民族的基督徒比率少於百分之二,就會稱這個群體是「未得之民」。

異象

神在這裡為保羅開了一個未得之門。在早期福音的工作上,特羅亞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保羅跟他的同伴原本是希望能夠把福音傳向亞洲,但是主的靈攔阻了他們,後來保羅跟他的同伴就到了特羅亞, 夜間主耶穌基督就在異象裡向保羅顯現。順便提一下,如果仔細讀使徒行傳,在保羅的生平裡,「異象」(vision) 出現了四次之多:第九章、第十六章、第十八章及第二十六章,因此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總而言之,保羅在特羅亞看到了一個異象,就是馬其頓的異象:有一個年輕人站在那個地方邀請保羅過來,把福音傳給在馬其頓、在希臘這個未得的群體當中。使徒行傳第七章保羅去帖撒羅尼迦、雅典, 第十六章保羅去腓立比,第十八章保羅去哥林多,第十九章緊接著去以弗所。我們看到神為保羅和他的同伴開了未得之門,把福音傳給那些需要聽到福音的人。未得之門! 

神最後的囑咐還未完成

在思想這個未得之門的時候,也看到二十一世紀仍然有許多未得之民在我們周遭。宣教專家告訴我們,全世界還有七千多個未得之民,相當於世界七十八億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我特別覺得這段時間神把兩個群體放在我心上,一個是信奉藏傳佛教的群體,無論是在中國、在尼泊爾、在不丹或是印度。加拿大多倫多的同工告訴我,在那裡有一個區外號叫「小西藏」,有幾千個藏傳佛教者住在那裡。宣教專家告訴我們,信奉藏傳佛教的大概是七百到八百萬的群體,但信耶穌的人大概不超過一百個, 比我們今天在座的都還要少。另外一個群體是在泰國東北部,叫「伊善」。伊善的人口約一千七百萬左右,在那裡, 常常開了四個小時的車也看不到一間教會。

親愛的弟兄姊妹,無論是兩個也好,是七千個也好, 主耶穌基督升天之前給祂門徒的這個囑咐,我們還未把它完成。求神幫助,讓我們能夠看到無論是近處、是遠方,神也為我們、為信友堂開了未得之門。

城市宣教的重要

在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 我們看到了另外一扇門,我稱它為「功效之門」。第8節保羅說:「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提醒,保羅說他在以弗所這個地方是第二個行程─宣教行程的時候, 路加在使徒行傳第十九章記載保羅在以弗所待了兩年多的時間。我有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保羅的服事、策略是非常地清楚。他去到當時幾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腓立比、雅典、哥林多和以弗所,並把重點放在這些城市,因為他看到福音要落實在這些大城市當中。

這也是值得我們留意的一個策略。保羅的服事不是沒有定向的策略、沒有定向的忙碌;aimless business,這常常是教會的問題,不是嗎?我們忙,但我們沒有定向地忙,然而保羅是有策略的,他看到要把重點放在城市的宣教工作上。因為城市裡有很多邊緣的、隱藏的群體,除非我們進入社會、進入城市,否則我們幾乎是摸不到這一些人。他們的文化、語言跟我們很相似, 但是如果進入到他們當中, 會發現他們的文化跟我們很不一樣。

不知道我們當中有多少人住新北市─ 這不是一個批評,只是不一樣,沒有好壞。我記得我們有六個月的時間住在新莊,我跟師母說,搬到新莊好像是完全另外一個世界, 非常的不一樣,他們的語言是

「公呆丸話」(「講台灣話」的台語)、是講國語的,但他們的文化跟台北市非常不一樣。

功效之門

保羅在以弗所,神為他開了一個功效之門。如果去看 「功效」的原文,有個英文字energy就從這裡來的,是能源、能力的意思。保羅在以弗所的工作,不僅使福音臨到以弗所,許許多多的人蒙恩得救。我們看到信仰中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不僅是靈魂的得救,也包含生命的改變。

如果我沒有記錯,有一位美國的牧師曾經這樣說:「若是你的信仰沒有改變你,我建議你,改變你的信仰。」感謝讚美主,我們的信仰是神的大能,能夠進入到你我生命中, 來翻轉我們的生命。這是極其寶貴的信仰、信息,這也是今天世界迫切需要聽到的,人的改變、婚姻的改變、家庭的改變、一生的改變。功效之門!

確據之門

在歌羅西書第四章,我們看到另外一扇門,我稱它為 「確據之門」。歌羅西書第四章2-4節保羅說:「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第三次「門」在保羅的生平裡面出現,「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

宣教勿忘禱告

禱告和宣教的關係,我記得李秀全牧師曾經這樣說:「宣教勿忘禱告,禱告勿忘宣教」。這一節經文裡不僅有禱告,也有persecution逼迫臨到,保羅特別說到,「我為此被捆鎖」。宗教的逼迫不是二十一世紀才發生的事情,二千年以前就有宗教的逼迫。求神幫助我們,當看見信仰逼迫增多的時候,一方面不要把在台灣宗教信仰的自由視為理所當然。今天我們這樣公開、毫無懼怕地在這裡聚會,但世界上有很多角落沒有辦法像我們這樣自由地敬拜上帝。我不瞞大家說,我自己都常常把這個視為理所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為這個自由獻上感謝,求神幫助我們記念那些在苦難當中的肢體─我們的弟兄和姊妹們,有很多人就是為了聚會受到排擠、逼迫,甚至連生命都在冒險。

在這裡保羅說雖然是在捆鎖的當中,但仍然有一個把握、有一個確信,所以我把這個門稱為把握之門、確信之門,就是在困境裡面,保羅對他的信仰是沒有任何的折扣、任何的懷疑,乃是他勇敢宣告他所相信的主耶穌基督。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心裡的禱告是,求神幫助我、幫助我們, 不做一個膽怯的教會,乃是做有膽量的教會,不讓我們做膽怯的基督徒,乃是有膽量的基督徒。確據、把握之門!

跨越之門

最後一個門出現在使徒行傳第十四章。保羅提到他怎麼樣回到了安提阿(就是差派他出去的那個教會),他聚集(27節)了會眾,就訴說神藉著他們所行的一切事,然後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我把這個門稱為「跨越之門」。

跨文化宣教

使徒行傳大概從第八章開始,尤其在第十章彼得去哥尼流的家之後,就看到當時的教會跨越了一個很重要的門檻 ─族群的門檻。他們一開始只向猶太人傳福音,但是藉著彼得的經歷,以及後來安提阿的教會(保羅在第十三、十四章的經歷),他們跨出了種族的玻璃牆─只向猶太人傳! 這不是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要福音廣傳。

早期的教會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怎麼樣能夠向外邦人、向非猶太人傳福音。親愛的弟兄姊妹,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早期教會的問題而已,我在華人教會服事了三十五年, 容許我這麼說,我仍然覺得這是普世華人教會還沒有看懂的地方。這不是說把福音傳給自己的骨肉之親是不對的,不是的!但我們不可以只向骨肉之親傳福音,在跨文化宣教的領域裡,我們不可以再缺席。求神幫助我們,無論是在近處、在遠方、是個人、是教會,我們若不跨出去做跨文化宣教, 我想只能說我們是徒受主的恩,我們虧欠了那些從蘇格蘭、從加拿大來到台灣,把福音傳給台灣人的宣教士。跨越之門!

台灣之子在哪裡?

前幾年,我跟師母到英國中北部的班斯利(Barnsley) 看望戴德生出生的地方。有一天晚上我們參加了一個他們特別舉辦的內地會一百五十週年聚會。據說戴德生在那個教堂講過道,那個講台是戴德生站過的講台。 我最沒有辦法忘記的是, 那天聚會結束的時候,有一位英國牧師走到我面前,非常激動地抓著我的手說:「戴牧師,一百五十年前我們把班斯利之子(他指的就是Taylor戴德生)派到中國去宣教,何時中國會派中國之子把福音傳回到班斯利?」或許我們可以稍微改一下:「何時台灣的教會會派台灣之子把福音傳回蘇格蘭、傳回加拿大?」求神幫助我們,未得之門、功效之門、確據之門、跨越之門。

禱告

天父,謝謝祢!帶領我們教會進入第三十一屆的差傳聚會,也進入第三十二屆的差傳事工。主啊!但願祢真是幫助我們,能夠把主耶穌基督那最後的囑咐化為我們最先的關注,把未得之門替我們而開, 把功效之門替我們而開,把確據之門替我們而開,主啊!是的,也把跨越之門替我們而開。垂聽我們的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18年11月4日主日信息, 林玉卿/劉怡萍整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