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子寬
看到學生們成長的同時,更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倚靠神」﹗也因為如此,讓我可以重新得力的繼續服事下去。
我在青少團契擔任輔導近兩年,有時候學生或家長會叫我「子寬老師」,每次我都會糾正他們說,我是輔導不是老師,或是叫我子寬哥就可以了,想從這個小故事切入我的服事。
輔導是陪伴學生成長
為什麼不希望學生叫我老師?因老師對我來說是一個權威的象徵,老師給予知識與教導,而輔導不是,輔導是陪伴成長,陪伴學生在國高中的時候認識信仰,這也是我加入輔導的時候,給予輔導的定位。
如何陪伴學生呢?輔導只是在信仰上比學生們多走了幾步路的人,學生遇到信仰上的問題時,我們給予他們一些經驗與建議。而平時的陪伴,有時更為重要,我自己的作法是打電話關心他們,並會在聊天的最後問他們有沒有代禱事項,輔導會為他們禱告。在這個當中,與學生的關係就被建立起來,讓學生看到比他們稍長的基督徒是如何過生活。
讓信仰更生活化
講到為他們代禱,我更多的體會到學生需要的是陪伴及引導,在小組分享的時候,我有時會請學生們分享代禱事項,通常學生提出的事情都是課業上的需要,當然有些事情學生會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說,但對我來說,這卻是提供我們一些了解他們的訊息。信友堂的學生,基本上對於信仰的知識其實是相當的足夠,有時候甚至會覺得有點太多了,例如:他們明白禱告是什麼,但是他們更需要的是如何將這些他們知道的知識轉化在他們的生活當中,面對班上有同學被排擠亦或是自己就是被排擠的那個人。他們應該知道如何用信仰面對課業的困難,面對壓力或是試探,他們該如何靠信仰得力,我覺得這是學生在這個時期更需要學習的功課。
兩年的時間下來,有時候當然會覺得自己被耗盡,為什麼好好的周末夜晚還要來聚會,下了班還要關懷,但隨著時間過去,慢慢地看到學生的成長,他們可以開始更完整的敘述他們的想法,可以對你說的話有些回饋,不再只是顧自己也可以去顧及其他人。
對我來說,看到學生們成長的同時,更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倚靠神」!也因為如此,讓我可以重新得力的繼續服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