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岑

經文:但以理書第六章10-16節

對「聖經記載與歷史文獻有出入」時的態度:堅忍信心

但以理書裡有許多異夢、異象,有毫髮無傷的火窰、獅子坑,神奇得不像真實。其中有許多跟歷史相關的記載,但有些部分的記載,又與現存的歷史文獻有許多出入,這讓外界對但以理書有許多質疑。雖然如此,若以希伯來書的十一章所說的「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懷著這樣對神話語的信心,堅定的按照聖經的敘述和線索來詮釋,相信就必能因信得福。

廿世紀之前,史學文獻上所記載的巴比倫帝國最後一個王,名叫拿波尼度,並不是聖經記載的伯沙撒王。所有的學者絞盡腦汁,都無法把這個王和伯沙撒這三個字連上任何關係。因此,世界歷史就下了一個結論,認為聖經虛構了伯沙撒王,為要讓但以理書的故事更為傳奇。直到十九世紀末,一份現今收藏於大英博物館,被稱為《拿波尼度編年史》的文獻出土,證明了伯沙撒真有其人,才扭轉了這個氛圍。

編年史是這樣記載的,巴比倫王拿波尼度想要找回古巴比倫對月神的信仰,就決定離開首都巴比倫城,到阿拉伯沙漠的綠洲,去專心考察一切敬拜月神的禮儀、制度,於是就立了他的長子伯沙撒為共同攝政王來治理國家。

這也是為什麼伯沙撒在第五章17節所給但以理的賞賜是「在我國中位列第三」。他是攝政王,排第二,上面還有一個國王,所以他再怎麼給,也只能給但以理第三。

弟兄姊妹,讀經是我們認識神最重要,也是最需要信心的管道。廿世紀之前讀但以理書的人,就只能在長久的質疑當中單純的相信伯沙撒是真有其人,但經過信心的堅忍,在神所定的時間到了,就看見了當初未現的確據。這份喜悅會滋養信心、堅固盼望,使我們能夠預備好自己經歷更多美好的事情。

為什麼先說這些?是因為第六章也有同樣的困擾。歷史中沒有瑪代人大利烏這個王,也沒有瑪代國的任何紀錄。但就像剛才說的,讓我們以信心來讀第六章的描述與記載,並盼望著那美好的應許實現。

神知道我們會有這困擾,所以祂特別介紹了大利烏,第九章1節上半說到,「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利烏」,大利烏是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在第五章31節說,「瑪代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在當時的用語裡,瑪代是波斯的另外一個常見的別稱,這代表大利烏這個人跟波斯有相當密切的關係。62歲則是讓人知道這王是在一個飽經歷練的成熟狀態,所以他足以託付重任、統管迦勒底國。

六章1節,「大利烏隨心所願,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從歷史出土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看見,大利烏被立為王,是有著各路重量級人士的歸降和支持,也因此他才能隨心所願的分封120個總督。

但以理高升遭嫉被設阱陷害

這120個有心來的征服者以及舊有的投降者所組成的總督體制,無論他們彼此之間是好或不好,是爭權奪利或是陽奉陰違,都會使大利烏的統治受虧損。因此大利烏在這群總督之上設立了三個他能夠信任的總長,使總督在這三個小內閣面前呈報任何事情,避免大利烏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做錯誤的判斷。

不知道經過多長時間這樣的政府運作體制改變的過程中,大利烏王覺得但以理有卓越的靈性,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就想立他治理全國,在小內閣的三個中選一個,變成直屬於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接近於宰相的位置。

這就好比你是總經理,現在董事長決定要從包括你在內的三個總經理裡面升遷一個CEO。然後傳出一個風聲,董事長覺得你隔壁的那個總經理小明勤讀佛經、背誦靜思語、精通風水堪輿,有意升遷他當CEO。不是因為他的實力,只是因為他的信仰而升他,請問你可以欣然接受嗎?當然不行。

而弟兄姊妹,那些總長、總督和但以理也不是相同信仰的,他們聽到這風聲也是一樣的感受。於是這些人就聚集,對但以理發動鋪天蓋地的「肉搜」,希望能夠找出把柄來對付他。結果但以理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找不到任何把柄。然後他們就像近年來我們流行的宮鬥劇:既然人沒有問題,那我們就設局陷害,幫他製造一些問題。所以這些人說:「我們要找參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尋不著」。

這些敵人知道但以理最看重的就是他的信仰,他們看見但以理常常禱告祈求,就膚淺的針對了「求」的這動作來設局,求王立一個「卅天之內,不准向王以外的任何神或人求任何事物」的禁令。當然我們可以知道這可笑禁令的背後隱藏的就是針對但以理,準備用檢舉跟告密去害死他。

好,王簽署了,陷阱所需的一切都就緒,就等但以理踏進去。結果呢?但以理知道這文件已經簽署,就進自己的家,他家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他一天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像平常一樣。但以理就這樣跳進陷阱當中。

但以理為何仍如常開窗向神跪禱?

但以理像平常一樣的禱告。禱告很重要,我們在那難處、時局、光景、情況下也一定會禱告,但我們會在這敏感的時刻打開窗戶,讓所有人看見我正在禱告嗎?

先來想想有沒有這個必要。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6節說過,「你禱告是這樣:你去內室關上門,向隱密中的父禱告」。若你說:「那是新約,現在這裡是舊約」。各位,耶穌來是成全律法而非廢棄,當耶穌說禱告可以關門關窗,甚至應該關門關窗的時候,就代表律法沒有規定必須要公開禱告。

所以但以理沒有必要公開禱告,因為律法沒有規定他要這樣做。而且只要等30天過去,一切就恢復正常。只要一個簡單、容易而且合乎律法的調整,但以理就能夠解決問題,然而他不這樣做。

也想想,他是不是刻意要跟這禁令對抗,彰顯他的信仰?不是,因為在許多經文中,神沒有要求我們面對逼迫的時候必須刻意挑釁、惹起爭議、追求殉道來顯出自己的信心,神反而用隱藏和忍耐來安慰、鼓勵我們等候神的審判和復興到來(如以賽亞書二十六20,詩篇六十四1-2)。

那麼,但以理到底為什麼要如此的堅持?答案在第七到九章。但以理在異夢當中知道了末後時期來臨前四王國的排程,也非常困惑那永恆的國度何時會成就。他要知道奧秘,就去讀經,讀到了耶利米書第二十九章,知道了兩件事,第一,耶路撒冷荒涼期滿的年數為70年,70年後必定歸回。第二,他知道必須去呼求神、尋求神,神就會帶領他們離開被擄之地(耶二十九12-14)。

於是他怎麼做?九章3節,「他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定意」兩字在原文中是「我朝向主、我面向主」。因此窗戶為什麼要開向耶路撒冷?他要面向主;但以理決定要面向主呼求和尋求神。

而又為何是一天三次?因為大衛王在詩篇五十五篇16-17節建議一個最佳的尋求神、呼求神的方式,「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

但以理在世界當大官,財富、權位絲毫不缺,但他生命中仍舊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遺憾,就是不論做什麼,他一直都是這巴比倫或波斯世界的俘虜,所以他知道歸回有多麼的寶貴,這是他生命當中最深的期盼,最大的需要,他想要歸回神所應許的迦南之地。所以但以理開著窗、禁食,而且披麻蒙灰,在早晨、在中午、在晚上,面向耶路撒冷,求主垂聽、赦免,也請不要遲延耶利米所說歸回的應許。

然後但以理又藉由迫切的禱告知道了有一位受膏的王將實踐金像的異夢(但九25)。「受膏君」希伯來文的發音就是彌賽亞,把這希伯來文的彌賽亞用希臘文來念,就知道這是耶穌。很奇妙的,在神的異象跟啟示當中,使但以理用另外一種角度明白耶穌將帶來真正的歸回與救贖,而且會建立一個永存、不毀壞的國度。

神回應了但以理最大最深的渴求:你能從漂流、受欺辱、被擄的流浪當中回到應許的豐盛之地,歸回天父的恩典慈愛懷抱當中,而且有一位受膏者耶穌將成為你的千古保障,立下那永不毀壞的國度。

如此,你覺得但以理對神會有什麼樣的情感?當然是滿滿的感恩跟感謝,所以但以理把一天三次的哀聲祈求,轉為一天三次的感謝和讚美,從大利烏元年他明白了救恩真理開始,直到簽署禁令,他都不改變。因為這是但以理心甘情願因著所領受恩典,對神所作出的回應,而這樣的反應才夠格稱為信仰。

信仰永遠不是教條、律法,更不是傳統,甚至也不只是一種思想,而是你對神那全心全靈的回應。你自願按著所領受神的恩典,按著主所吩咐的真理,以神所喜悅的方式去親近神、感謝神、追求神,這是回應,這是信仰。只有經歷了神的救贖、神的恩典,歸回了天父懷抱的人,才會願意,也才有能力,心甘情願按著心靈誠實去回應神。

基督徒的靈程必經火窰與獅子坑

火窰與獅子坑是基督徒必定面對的兩個階段,它們都代表世界的逼迫和苦待,不過它們在信仰的意義上卻不盡相同。

火窰考驗你的,是你能否堅持遵行神明確要你照做的律法(如十誡等),你是否能在逼迫中順服神的話語,而勝過一切。所以挺過火窰,是決志跟隨神的開端。

律法使你到耶穌基督面前,可以因信稱義(加三24)。如此,獅子坑所代表的就是每一位基督徒最終的識別。神已經沒有明文的限制、規定,你要怎麼樣呈現你的信仰?

我們知道特立獨行、與世界為敵要付出的代價,獅子坑是一個你我必須面對的選擇。看到上帝使但以理身上毫無傷損,各位不要天真的以為獅子坑會變成一段輕鬆愉快的旅程,所有的苦楚、難處就不翼而飛。神確實保護、拯救但以理,可是但以理在那過程當中該承受的一項也沒少,就如在明知違反禁令的擔憂中抉擇;在眾人的陷阱捆鎖中堅持;在被扔進獅子坑之時的焦慮、擔憂、恐懼跟痛苦。你有信心,但還是會害怕。而我們看見的是但以理默然不語的承受一切,他沒有任何辯駁、沒有任何調整,甚至沒有任何的質疑,單單堅守他對神的回應,只因為神應許了他:你會歸回。

人在苦難中通常想知道的就是為什麼,但事實是我們沒有可能理解為什麼,因為苦難不是神的創造,神只有允許魔鬼、罪惡來促成苦難。人被造所擁有的特質與恩賜(理性、感性、靈性)是神的恩典,為了跟神交通、呼應,而不是拿來跟魔鬼對話。因此我們不能理解魔鬼跟罪惡促成的苦難,在苦難當中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答案。

但是,就算如此,神的恩典、聖靈的保守,使我們仍有足夠的能力,在苦楚難處中作出選擇,選擇在苦楚難處中,焦慮且堅定的決定我要榮耀神,並盼望神的作為彰顯。而這一切,周遭的人們,無論信或是不信,他們都看在眼裡。就如同六章16節,「王對但以理說: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這句話我很喜歡另外一個原文的詮釋跟翻譯:「你如此堅定的榮耀神,他必救你」。這句話是誰說的?是大利烏王說的。

尤其在這時候,你的選擇才真正證明了你擁有的是信仰還是興趣。如果我們的信仰不能承受人生最慘的處境和悲苦,那還不夠真實,因為神所看為美、認為有價值的勝利,並不是權力的成就和征服,而是經由我們的順服和謙卑而來到。

十字架的得勝是基督耶穌經過了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後,甘願走上各各他為罪人死。同樣,神的勝利也隱藏在我們各式各樣的掙扎當中,人在苦難中才會體會自己的極限,也才會用盡一切知性、理性、感性、靈性去拉著神、抓著神,然後學會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新生命也就從絕望和殘酷當中浮現出來。神的勝利就這樣悄悄的來到,這就是那何等美好、何等美麗的見證。

與眾不同的基督徒

初代教父時期的基督教文獻《丟格納妥書信》給信仰下了很美很美的註解:「基督徒與眾不同。他們生活在世界,吃、穿、習慣都可以和當地人一樣,但在這些一樣中,我們卻可以,或說應該可以看出基督徒的群體有某種獨特且奇怪、陌生又不可思議的特質。他們生活在地上,卻認為自己是天國的子民。他們遵守法令規定,私下卻展現出超越法律準則的態度。他們向所有人展現愛,卻遭到眾人的迫害。他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卻更有生命力。他們貧窮,卻帶來富足。他們有很多缺乏,卻為身處的環境帶來豐盛。他們以祝福為咒詛,他們因為所做的美事被貼上作惡之人的標籤。因著他們所做的美事,他們讓自己陷入了麻煩。人們因為那些不該存在地上的美事,懷疑基督徒的意圖」。

弟兄姊妹,基督徒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有不同的痛苦,他在信仰上堅定不屈,必然要面對屬於我們的火窰和獅子坑,但神必救你。願我們所經歷的、反應的態度在平日的恩典中可以成為一個見證,使他們也願意來信靠我們所堅定榮耀的這位神,能擁有那最真實、最寶貴的救贖盼望。

禱告

父神,我們何等感恩,祢賜下十字架的恩典,引我們歸回,回到主耶穌基督的懷抱當中,使我們回到天父的家中。主啊,這恩典使我們不得不回應祢,求主的聖靈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的回應是按著主的真理,按著神所喜悅的而行,使我們所堅定展現的是那屬主的榮耀,是那美好的見證,使那些我們身旁的人最終說:這個信仰真是美好。他們願意與我們擁有相同的盼望。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2019年2月10日主日信息,呂琪整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