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謙

語言是終生的學習,求主讓想投入跨文化宣教的我們,
能有謙卑與堅忍的心,隨時把自己預備好,
成為報福音、傳喜信的那個人!

「對一位跨文化宣教師而言,剛到工場第二至三年,最重要的事工就是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化。」這是許多屬靈前輩們念茲在茲的提醒。我一直把這當作我的最高指導原則,嚴格遵守;起初我也以為大家都是這樣想的,但是這兩年來,我發現許多新進的宣教師雖然頭腦知道這個道理,但實踐出來卻有許多偏離。短時間或許看不出來有什麼影響,但就像聖經中蓋房子的比喻,因為不想付代價把房子蓋在磐石上,而挑了輕省的方式把房子蓋在沙土上,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但等到雨淋、水沖、風吹的時候,因為失去了堅固的基礎,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很大!

過速的學習

最常看見的現象就是貪「快」。這跟你是哪個國籍的人沒有關係,我想這多半還是受到「速食時代」的荼毒。如今,不只是亞洲的宣教師,就連歐美的新進宣教師,都被這種美其名是「講求效率」,但實際上是「貪快」的心態所影響。他們一心想要「快點」完成學習語言的階段。為什麼呢?多半是因為想要早點完成學語言的階段,就可以早點投入他們一心想望、被主呼召來到這裡的「事工」階段。這類的人不但逼自己快,也催促老師教課速度加快,把學習語言搞得像趕車一樣,想要用最短的時間達到工場規定的課程進度。這種學習方式還沒有讓身體消化掉所學習的內容,就又要進入下一個資訊的學習。容易落入只是在知識上停留短暫記憶,缺乏熟能生巧的練習過程,導致學習效果打折。但是倘若沒有好的語言基礎,如何了解當地的文化與世界觀?又如何能有效地進入當地的服事?

與當地人一起研討福音策略需要有好的語言能力

搶先的結業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互相「比較」。在工場中,新進工人們之間有時候會默默地出現一種奇怪的氛圍,就是「誰學得快,誰的語言能力好……某個新人已經超越了比他還早到工場的某某……」這種爭競的文化,會像酵一樣不斷地在團隊中蔓延,不只破壞了學習的樂趣,也是撒旦利用來破壞合一的計謀。這種學習心態最可怕的是使人忘記倚靠主,反而倚靠自己的才能,一有什麼成就反倒驕傲起來,而這也是本末倒置我們學習語言的初衷。

不待全的收成

最後一種,是只想學習「聽、說」這個語言,不想學習相對比較困難的「讀、寫」階段。有好些人開始會聽、會說當地的語言之後,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溝通」了,就不想再花代價學習讀與寫,因為這個部分比較花時間,很需要耐心與毅力。這種人會義正嚴詞地說:「連當地人都不見得會讀會寫了,我幹嘛學?」但試想,如果你不會讀和寫他們的語言,你怎麼能進入更深層的閱讀?從而瞭解更多的歷史、文化,又要怎麼帶領當地人查經(除非你在的工場還沒有發明書寫的文字)?

語言的學習是全面的,聽、說、讀、寫就好像聖經中形容的肢體,眼怎麼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又如羅馬書十二章4節所描述的,正如我們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不都是一樣的用處。若是你說不需要學習語言的讀與寫,恐怕真正的原因是你不想,而不是你不需要。若是你真的愛這裡的人,你應該看重的不是你需不需要,而是當地人需不需要!

我的目標是可以讀緬文的研經書籍
緬文聖經也是文言文版,一般人不容易明白。
緬文版的《你很特別》

兩年多來,我一步一步地學習著緬文,當我第一次讀緬文聖經感到「扎心」,是我讀到聖經中眾人極力喊著要彼拉多釘耶穌十字架那段時:「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這一幕幕地畫面與呼喊,真是刺進了我的心。我想,若是連我這個外國人都能被緬文聖經的話語觸動,更何況是當地人以自己的語言去理解聖經時,聖靈會如何動工在他們的心中呢?

語言是終生的學習,求主讓想投入跨文化宣教的我們,能有謙卑與堅忍的心,隨時把自己預備好,成為報福音、傳喜信的那個人!


代禱事項
1.
為持續學習緬文聖經及適應新城市的環境與鄰舍禱告,求主帶領能進入且融入當地的群體當中。
2.
為華人跨文化宣教在緬甸的事工禱告,求主預備道路與適合的同工。
3.
為緬甸的基督徒禱告,願意為主大發熱心,使福音遍傳不同族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