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怡慧

若把特殊教育視為一種「福音預工」,則我想,也許「身障神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用神的眼光及早發現和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吳老師,我跟先生離婚幾年了,我們各自帶著一個孩子住,這事對他們青少年兩兄弟的情緒有影響,前夫以前罵小孩罵得很嚴重,孩子後來都憂鬱拒學了,他們都半夜打電動,作息日夜顛倒,我自己還要工作,管不動,該怎麼辦?」

「吳老師,我碩士論文一直寫不出來,睡眠品質不好,我沒法閱讀很長的文章,壓力大就打電動,家人最近催促我出去找工作,我已經準備辦休學了。」

「吳老師,我從小抄東西會跳行、讀寫困難,國中高中各唸了好幾所學校,我大學常曠課、坐不住、孤僻沒朋友,不太會打字,還差點畢不了業,但我畢業很久了還是沒有穩定工作,妳能幫我找工作嗎?」

我曾參與「星蹤之愛廣播網」的機構服事,那是國內首創的特教網路福音電台,談論信仰、家庭與特殊教育,也曾參與國教署「當老師遇見ADHD(註:過動症)」知能推廣網站建置,即遇過如上的青少年、研究生、社會新鮮人,各有不同的問題和需求。這些個體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大腦「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較弱,較難啟動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設定目標,很難被要求去做主觀上「絲毫不感興趣」的事情,即使這些事情有可能是生活的基本要求,例如記下步驟、閱讀、寫字、整理物品、簡單計劃,或與人對話時專注聆聽並抓重點、控制衝動不出手、管理過度分心的思緒。

大腦科學告訴我們,執行功能的發展基礎是三種高度交互關聯的大腦功能: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心智彈性(Mental Flexibility)及自我控制(Self-Control)。然而這些能力並不是天生就具備,而是透過成長過程中與大人建立互動關係及環境的安排,所啟迪和操練而來。反之,孩子如果長期遇到不利成長的環境,例如被忽略、言語或肢體的暴力、虐待等,大腦執行功能的發展就會受阻。

後天訓練的重要

因此,後天環境若能容許他們嘗試中的錯誤,並提供練習的環境和修正的機會,例如提供常規作息的教導、正向社交行為的示範、較穩定的支持關係,都有助於執行功能的發展。提供兒少能激發創造力和建立社交連結的活動,教導他們壓力管理、體能運動,提供作決定和自我負責的機會,也都是餵養執行功能的方式。訓練執行功能中,可多方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但不要求一次到位。若經至少半年的特定策略教導後仍無明顯改善,且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學習、人際等適應,父母就可考慮尋求兒少身心科的專業意見。當前身心醫學對大腦神經功能造成的執行功能困難,有藥物可改善。最後,若真的需要長期密集的訓練,可向學校提報特教鑑定,取得特教服務資格,繼續提供所需的訓練。

特教生身上撒下福音的種子

宣教士賈艾梅(Amy Carmichael)曾說,「若我可以輕易議論別人的短處和過失;若我可以用漠然的態度談論甚至只是一個小孩子的錯失,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若把特殊教育視為一種「福音預工」,則我想,也許「身障神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用神的眼光及早發現和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及早帶他接受主,讓主的一切來涵養他情緒的自我調節、培養生活及社交技巧、透過閱讀去學習,孕育和成就神為他預備在神國的生涯計畫。目前國內針對注意力不集中兒少特教諮詢服務,較具公信力的民間倡導組織有臺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總會和心動家族關懷協會,但因其規模仍都偏地方性且非基督教背景,故未來他們若有機會與較大型基督教社福機構交流,於這些機構的社區家庭事工中融入特教概念的認識或設計,或許有利於社區資源互相效力,在人的需要上撒下福音的種子。

不論你我信主前是如何辛苦的「孤兒」,神如今已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父母」。儘管時代在快速變化中,盼每位基督徒都能靠主長大成熟、持守真道,成為教會、社區、學校裏兒少青年可信任的「屬靈父母」,建造能活潑餵養執行功能的「寬闊之地」,讓更多年輕世代得著福音的好處。


吳老師好書推薦

1. 《當圈圈不圓—特殊教育,從家庭到學校》:莊瓊惠著,彩虹愛家出版。

2.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湯馬士·布朗著,何善欣譯,遠流出版。 情緒與注意力缺 陷過動症,青少年與成年人的真實故事。

3.《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特教老師秦郁涵無畏標籤,翻轉過動人生路》:秦郁涵 著,凱信企管出版。秦郁涵的自傳,有給父母的話及對策。

4.《從失落到接納:特殊兒童家長心理支持團體實務》: 張英熙,心理出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