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榮生
神應許說在天上、有一座城,那是我們該羨慕、要回去、不再作客旅、真正得安息的所在。
我喜歡賞鳥,田間山野許多留鳥隱藏,有時帶著雙筒望遠鏡尋找牠們的身影舞姿。我也喜歡帶著40倍的單筒望遠鏡去海邊河口賞冬候鳥,曾文溪口(台江國家公園)造訪了幾次看黑面琵鷺;淡水河口則經常有機會前往;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常騎自行車經過;我也喜歡去宜蘭塭底、蘭陽溪口、五十二甲、無尾港,各式水鳥美不勝收。這些冬候鳥在秋冬之際飛來台灣寄居,第二年春暖花開時則飛回北方的老家。
七十歲以下外省第二代,在台灣出生成長已成為留鳥,沒有父輩從大陸來台的思鄉之情,他們還有著候鳥情懷。先父母在世時,我們兄弟幾乎每年輪流陪他們返安徽和東北老家,探視家人親族並為先祖上墳,人親土也親,雖幾十年分離,但血脈裏流著相同祖先的血。我太姥爺當年用扁擔挑著我姥爺,從山東即墨刁村闖關東去了關外,母親有生之年雖未能返山東即墨尋根,我們卻為她做到了。
希伯來書11:13-16提到信心、應許、遠處、客旅、家鄉、回去、羨慕、更美的、在天上、一座城、神。眾多信心偉人,他們對神應許的盼望,雖到死還未見到應許實現,他們卻是「歡喜迎接」(有擁抱的意思)。父執輩認知的家鄉在大陸,我們理解的家鄉在台灣,因為我們親手把父母安葬在這塊土地上。
迦南雖為應許之地,但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後,卻未得真正的安息,所以神說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祂的子民存留。春天,雁鴨鷸鴴鶴飛回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交配繁衍下一代,當雛鳥羽翼豐滿後,又再一次長途跋涉的遷徙,飛來牠們的冬宮。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北方、南方,哪兒才是他們的家鄉?
哪裏是我們的家鄉?哪裏是我們生命的歸宿?是我們靈魂的居所呢?如果這裏不是,地上不是,而我們都是客旅、寄居的,哪裏才是我們更美的、永恆的家鄉呢?神應許說在天上、有一座城,那是我們該羨慕、要回去、不再作客旅、真正得安息的所在。
亞伯拉罕的福是遠遠的就看見彌賽亞的日子,以致他心歡喜(約八56)。耶穌基督帶來安息,祂是真正安息的主,藉著祂,我們回到父那裏去,也因著祂,我們都要回到那更美的家鄉。此刻,我們雖用信心,從遠處望見,歡喜迎接天上的那座城。然現在,我們已在耶穌基督裏,得著神所賜屬天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