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新生口述、簡禹彤整理

女兒、妻子、母親、傳道、師母……
我親眼見證她在不同的身份與角色上,
美麗的身影與蛻變

如書本雋永 如棉被溫厚

回想第一次在團契遇見她,就覺得這女孩既有氣質又有親和力,雖是第一次見面卻毫無陌生感。如今,我眼中的她,如一本可以交流對話,經典雋永的「書本」,蘊含舊有的熟悉感,每每重讀又充滿新鮮滋味,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經過多少次增訂修改,總令人百看不厭。此外,玖玫給我的,是有重量的愛,像一床厚實溫暖的「棉被」,實在、具有包覆性,令我滿有安全感。

職場家庭 盡心竭力

她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以回家當全職母親的決定為例,由於崎嶇坎坷的早年經驗,養育孩子對她來說,不僅感到手足無措,童年記憶於她甚至是驚恐的。玖玫了解自己有所欠缺,讀遍孩童發展及教育的書籍,並在當時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每星期有三個晚上去上課,自己做筆記、拍教具,把整套教學法學起來。自認英語能力普通的她,也會在晚餐後拉來板凳,親自教孩子英文。

玖玫是個十分聰明、喜愛工作,且能夠將工作做得相當出色的人!我知道擔任全職母親的這16年半,她若在職場上耕耘,成就會是不得了的。然而她放下最愛,並不認為是犧牲,而是值得。她心裡相信,做母親,是上帝將生命託付予人的神聖呼召。

我最欣賞她的韌性,以及認定以後就意志堅定的個性,家裡面的大事小事,她總一肩扛下、一併承擔:孕期經歷的不適、幼小孩子各樣的突發狀況、自己帶著孩子在外所遭遇的委屈……她為了不讓我掛心,一概隱忍下來,讓我誤以為女性同事與會友的辛苦「應該也不算什麼」。直到玖玫發現我樂觀的想法與表達,對他人來說或許太沈重,才私下向我解釋當時的處境與為難。現在的她會說,當初的吞忍其實不好,雖讓我少些自責,卻仍心疼她過人的承受力。

最懂我的人

她相當了解我,我覺得我依靠她,比她依靠我的更多。我們從交往時就很喜歡聊天,到現在依舊無話不談,我心裡的需要、靈裡的感動、偶爾的小牢騷,只要說出口,她都能了解,也能回應。她知道我慣於想著滿足別人的需要,所以最高興的是我能夠說出「我需要什麼、喜歡吃什麼、要到哪裡去、想要買什麼」。

她幫助我親近神,堅定我對神的認定和信靠。玖玫22歲就蒙召,24歲與我結婚,她對於我會回應神的呼召作傳道人,其實很早就有感動,也發現我有這樣的心志。見我沒有積極動作,也明白孩子還小,我承擔家庭責任的重擔,便開始為我禱告。直到她40歲,孩子大了,先去讀了神學院。她畢業那一年46歲,我53歲,我正式回應呼召。她是我生命當中溫柔的提醒,是神給我的一根刺,她的方式不是一直「戳」,而是「等」,等我的姿勢對了,刺也自然而然地不痛了。乃至於我退休之後,她依然鼓勵我,有些恩賜和歷煉,神既已裝備呼召,我仍然能延續有負擔且合適的服事。

角色之間的美麗與蛻變

民國74年,我與玖玫結婚,迄今35年了,一路行來,酸甜苦辣都有。若要具體形容35年的婚姻生活,我覺得好似「在家吃晚餐」的景象。桌上的菜色平常、不多變化,不變的是家人在一起,有著專屬我們的互動,平淡之中十分的飽滿,是我一天當中最輕鬆自在、滿足享受的時刻,是神賜給我們的歲月與時光。

女兒、妻子、母親、傳道、師母……我親眼見證她在不同的身份與角色上,美麗的身影與蛻變。做女兒時,是味帶酸澀,處於緊繃狀態的果實;做妻子後,是脫去苦澀味,水分飽滿,酸酸甜甜的石榴;成為母親,她如同豐滿圓熟,香氣濃郁的榴槤(我非常喜歡吃榴槤),開始可以放鬆、享受恩典。後來,她是看到需要就往前走,動力及開創性極強的傳道人,好像豐富的水果拼盤,多元務實,卻不搶風采;作為師母,她像是年菜桌上看似陪襯,卻是最不可少的一道「金華火腿」,不走在前頭,卻是整桌菜的底蘊。

當我想起她時,想起神把她賜給我,便向神感恩;也感謝神選召她,求神按著祂的心意使用她。「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箴三十一101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