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家瑋

我們攜手逐步,從泥濘到坦途,從低谷到高處,一路上滿是感恩。

相遇

第一次走進這棟白色磚牆五層樓高的建築物時,它才剛落成三年。順著右邊的旋轉樓梯上去進入二樓主堂,主堂部分挑高的設計使前端視線開闊,一個一層樓高的十字架映入眼簾。找了一排木質長椅坐下,椅深恰當,我調整一下姿勢,覺得這地方新穎、莊嚴又氣派。當時只是受邀來聆聽一場講道,而我不知道這棟建築將會見證我的學生、單身、社青與已婚身份,它的每個空間都將承載我部分的人生故事。

信友團契契友受洗後合影於四樓副堂

相聚與聯合

決定落腳在信友堂主日崇拜時,還只是一個大學生。週日早晨盡全力趕在9:15踏進二樓,喘吁吁坐定直到10:45,崇拜結束後立刻離開,這裡僅是我維持崇拜生活的地點。有時散會後晃進交誼廳,那時主日崇拜僅有一堂,人數約莫四百,大家悠然地走動招呼,交誼廳顯得寬敞,完全沒有摩肩擦踵、水泄不通的困擾。

畢業後參加社會青年組成的信友團契,信友團契的人數飛快成長,使用四樓副堂聚會。四樓副堂的色調與裝潢和二樓大堂相仿,同樣禁止飲食,只是面積小了許多,絲毫不減其莊嚴感。我在這裡度過數百個和契友一同追求真理、追求和睦與彼此服事的日子。

成為社青契友不久,教會同工邀請我進入詩班服事,當時詩班每週六下午練習,使用的是504教室,指揮是蔡碧文傳道,因她反覆要求詩班員把細節掌握好,讓我學到服事需盡心盡力不可馬虎;而神對於服事者將時間與聲音擺上的賞賜,就是藉由優美的歌詞、悠轉的旋律醫治靈魂的傷痕。這個服事讓我有機會坐在二樓大堂左側的詩班席,從這裡觀看聖壇的角度很特別,同時也能看到講員和領會者臉上的細微表情。出於神奇妙的恩惠,多年後我的兩個女兒也有機會坐在這裡。

莊嚴肅穆的二樓大堂舉行婚禮,倍感幸福

恩上「家」恩

2003年我從二樓大堂門口的紅毯直走到聖壇前,這棟建築見證了我最重要的身份轉變:一人成了一家。因此,我也有機會進到三樓崇拜堂中的小房間,當時左右邊各有一間,地上鋪了軟墊。曾經有三個小女嬰餵過奶後在軟墊上睡成一排,現在這三位都是青少團契的契友。後來崇拜堂不敷使用,因此拆除了一間育嬰室,並在五樓設置哺乳室與更大的嬰幼軟墊室,容納生生不息的祝福。

團而契之

成為新手媽媽後,輾轉來到402教室,成為雅歌團契(前身為伉儷團契)第三小組的一員,這個四樓副堂旁、幼年團契各種聲響首當其衝的教室,這個要將身體塞進小學生身高的桌椅中,久坐會痠痛的教室,讓我和諸位戰友一起走過13個寒暑。在那些睡眠不足、身體軟弱、精神耗損的日子中,我們在402教室盡力實踐「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每一次查經得到的提醒與體悟、每一首滋潤心田的詩歌、每一次傾吐苦水和誠實真摯的代禱;睏倦時有人幫補,沮喪時有人安慰,屬神的群體生發出驚人的耐力與毅力,我們攜手逐步,從泥濘到坦途,從低谷到高處,一路上滿是感動與感恩。也是從這裡開始,整棟建築物上從頂樓籃球場,下至地下室的圖書角,再也沒有一處陌生,因為我們等待與尋覓小孩隨處發生。屹立30年的白色磚牆五層樓建築,如今面臨老化重建,磚瓦或可夷平,然而它傳遞救贖福音的使命,對於無數生命翻轉的見證,都會真實地持續下去。信友堂與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作者為雅歌團契契友)

雅歌團契第三小組於402教室聚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