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袁海鴒

在聖經裡有兩處經典的經文論述「牧養」。「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箴二十七23)

首先,要很清楚詳細的知道你所關心的對象現在的狀況,而且是涵蓋靈、魂、體全人的關懷,靈裡的滿足才是真正且長期的滿足,也是只有上帝可以滿足的;魂則是情緒、情感方面的滿足;身體的照顧也是一生要學習的。

參加短宣隊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極大,如醫護同工去參加義診的短宣隊,他們的眼界開闊了,生命被激勵了,帶給他們整個意志、思想、行為的轉變,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們去短宣的目的是要人信耶穌,但如果我們的重點是把「有多少人信耶穌」成為短宣的成效目標,會發現效果不太好。我們要關心他心裏所關心、擔心的事—經濟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孩子的教養等,所以教會會開設一些如課輔班之類的課程,先幫忙解決眼前的需求,他們才會想到長遠的需要,讓眼前的需要成為「橋」,連結長遠的需要。等到眼前的需要滿足了,他對你所傳講的信息就會比較有興趣了。

不要以為做這些事是沒有果效的,因為種子撒下去後,不知何時會開花結果,就好像主耶穌說的:「那人撒種,這人收割」,有時候我們是在做福音預工,預備他的心,將他心中的石頭先挪開,以後再有人去跟他撒種傳福音,可能他就信主了。就像曾碰到一個我跟他傳福音當時沒信主的,幾年後跟我說他信主了,是神奇妙的工所作的,雖然不是在我傳福音給他時信主的,但我的喜樂是何等的大!所以我們關心、牧養一個人的時候,不是塞一些甚麼給他就好了,要知道他的狀況,留心地去觀察、體會他的需要,並讓神去做深根建造的工作。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此為牧養陪伴關懷極經典的經文,點出我們的關懷是全人的、用各種神給我們的智慧及方法去教導或是勸告,甚至有時是責備,或是其他的方法,為的是要把他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而不是引到我們面前,最終的目的是讓他認識主耶穌,跟主建立關係。

成為主的器皿

神要藉著服事來雕塑我們的生命,來訓練、建造我們。我們服事的順序是:「生命、生活、工作」,這個順序絕對不能顛倒,顛倒的話會出很多問題,而且沒有果效。神在我們身上沒有「意外」,只有「計畫」,神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我們要去明白祂的計畫,我們在神的手中,讓祂來雕塑我們,緊緊地跟隨神的腳步,不論遇到甚麼困難,不後退、不回頭、也不放棄,堅持到底就必成全。就像約瑟17歲時所做的夢到30歲才實現,神用13年預備他經歷很多艱難的功課,若沒有學好這些功課,他恐怕也無法做好宰相如此尊貴的工作,來發揮神給他的訓練,好好治理飢荒的7年危機。

我們都是神手中的器皿,神在我們身上所做的是生命的工作,我們不需要用力、費力,祂在我們身上做的,藉著我們流出去就好了。若我靠自己做的話會彰顯不出基督,所以如果別人說我做的很好的時候,就是隱藏了基督,彰顯自己。我們應當彰顯基督,隱藏自己,如同宣教師于謙的名字,「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一、尊貴的器皿

哥林多後書第四章7 -15節,我們是「主的器皿」的確據就是有那個寶貝放在我們裡面,要彰顯那出於神的莫大能力,是神應許要給我們的,為的是要有更多蒙恩的人,及更多感謝的心。

彼得前書第二章9節,「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文,讓我們知道上帝看重我們,給我們很尊貴的身分。如果細細體會,會發現連很細微的事,神都為我們預備。有時候我們會求神給我們一點小甜頭,如讓公車快點來,有時候神也會預備給我們沒有求的事。神寶貝我們,會用祂特別的方式來彰顯對我們的愛,我們若有這樣的經歷,就可以對人訴說神對我們的愛。我們先蒙愛,才能去愛人;先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人缺少愛,很不容易打開他的心扉,我想是因為他得到的愛不夠多。但如果你愛他夠多、夠久,他的心門就會打開,愛是無往不利的,但是要操練,神也會給我們裝備,因為神就是愛。

施以諾博士是時下所謂的斜槓青年,有多元、專業的身分—教授、心理諮商師、臨床醫生,他在好消息電視台「維他命施」的節目裡說:「有些人會被說是含著金湯匙出世的,但是基督徒才是真的含著金湯匙出世的。」的確,我們是天上至高神的兒女,祂看我們如眼中的瞳仁般地寶貝。誠如約翰壹書第三章1節「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他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他。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十二26)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一29)

我們既是神尊貴的器皿,就要尋求神對我們榮耀的呼召,知道我們生命的目標和方向,用智慧的心數算我們的日子,完成神給我們的呼召,向神交帳,成為神忠心的管家。我們每一個人都蒙受不同的呼召—或在宣教工場、或在職場、或在家庭,或在其他地方。約壹三章1節說到我們受呼召蒙愛,成為慈愛神的兒女。我們被主耶穌服事,我們服事就是跟從祂,會得到父的尊重,也會得到神的報償,有些是現在看不到的。我們也要有受苦的「心志」,知道受苦對我們是有益的,這是極重要的兵器,讓我們不怕苦,不會被苦所絆倒,可以勇敢向前行。

這些經文都很重要,要背起來,有需要時候就會浮現出來,聖靈會用經文提醒你,也會藉著經文跟你說話,所以背聖經是很重要的。

二、承恩的器皿

馬可福音第一章35-39節,親近主是不可少的,這是主耶穌的榜樣,祂清早就與神親近禱告,有重要的事就徹夜禱告。親近主靈修是不可少的。我們可以提早起床,像王峙老牧師一樣,沒有靈修就不吃早餐、不看報紙。團契可使用相同的靈修材料,彼此分享或討論較艱深的經節。若不會靈修,也可在週間相約一天,一起靈修、做筆記,請輔導幫忙修改。

腓立比書第二章5-11節,耶穌謙卑虛己、倒空自己的生命,是我們要學習的,提醒我們可以做自己,但不要自我中心,也不需要去模仿其他人,因為神創造我們,讓我們有各自的獨特性,各有恩賜。所以團契輔導要發掘、驗證每一位姊妹的恩賜,訓練並加以運用,成為神合適的器皿,並藉此提昇姊妹的恩賜。讓對的人在對的地方服事,就可以興旺團契。

約翰福音第三章1-15節、第四章1 -30節,這兩段經文是耶穌做關懷、個人佈道的典範—耶穌對尼哥底母談重生的事,以及耶穌對在井邊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的佈道。婦人在沒有人的時候去打水,耶穌接近她,一步一步的引導她內在的需要。她信主以後,生命有了改變,並將全城的人都帶到耶穌面前。耶穌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開始佈道,是給我們一個學習:我們要事先預備,禱告特定的時間及特定的地點,而不是一時興起去傳講。耶穌知道撒瑪利亞的婦人現在所關心的是水,所以就以水開始,以「拆牆、搭橋」的漸進方式「建立關係」,這是傳福音之前重要的關鍵。「建立關係」需要敏銳地觀察對方的需要、有興趣的話題,或是有人被冷落就過去關懷一下。

「拆牆、搭橋」之後我們就要帶入信息,這可能要經過好幾次的關懷以後才能開始的,就算他信主了,我們也要繼續的跟進,不是信主後就不理會他了,我們帶人信主是有一生的屬靈責任,我們要與主同工,繼續的關心、栽培他,不要讓他因對真理認識不清而受挫,沒有得到救恩的喜樂及成為基督徒的自由,反而感覺失去自由處處受限,繼而失去救恩。得救以後的成聖完全是一生的事情,直到見主面為止。傳講真理不是要討人喜歡而謬傳福音,不要將「福音」傳講為「禍音」,千萬不要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強調信耶穌就一定會得到生活上的平安喜樂,因為有時並非如此,我們要說的是內心的平安,是信靠耶穌罪得赦免。

最後是呼召,在每次的交通後要收尾,問他是否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救主,手邊要有一些傳福音的材料,我們自己要熟悉內容,也要標示出重點,請對方大聲唸出來,這些話會在他的腦中縈繞、揮之不去,聖靈會提醒他。

(2019/8/23加榮團契退修會,周曉菡整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