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繼宗
經文:以弗所書二章11_22節
神看重教會合一
弟兄姊妹們平安,非常高興能夠回到信友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和睦中的和好」。
剛過去的六月,有機會參與一個合一/和好主題的聚會,大約有300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教牧同工們參加。有3天時間,我們一起在神的面前禱告敬拜和守望,期盼在台灣教會中看到更多合一的見證。其中我特別感動的是,漢族人在神面前向原住民認罪悔改,沒有把原住民教會應得的尊榮歸與他們,甚至有時候用刻板印象錯待、歧視他們。所以大家在神的面前一起流淚、一起禱告。
那天早晨我裡面有很強烈的負擔。我想到在過去155年,宣教師來到台灣以後,其實我們的驕傲、自以為義,甚至在宣教策略上面也做錯了很多事情。那一天我因著宣教師的家族背景,向所有人認罪悔改,求他們饒恕宣教師帶給台灣教會的傷害。感謝主,那次聚會裡帶出來的信息就是以弗所書第四章,「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但是,其實在我們剛剛所讀的這段經文裡面,就有類似的詞重複出現,譬如像和睦這一個詞。在第14節「他(就是耶穌基督)使我們和睦」,第15節「藉著自己……便成就了和睦」。16節「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看到17節「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當然也有「合而為一」,在第14節,所以保羅很明顯地在提醒、勸勉、忠告以弗所的信徒們,要有合一的見證。
合一,其實有兩個不同的層面。一個是所謂水平線的,就是人跟人之間的和睦或和好,這是非常重要的主題。同時,合一也牽涉到人跟神之間的和好。因此,保羅在這裡,不單單是探討人跟人之間的和睦,也探討著人跟神之間的和睦。
以弗所書是不容易講的一卷書。一位神非常重用的英國傳道人David Martyn Lloyd-Jones(中文譯為鍾馬田),用了四年半的時間,前前後後講了232篇道,單單講以弗所書。我們中文聖經第四章1節少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所以,therefore」;就這一個字therefore,鍾馬田講了一篇道,若是你有興趣更深入探討的話,鼓勵你去讀。我今天只從4個角度來看這一段經文。
莫忘主恩
保羅一開頭對以弗所的教會信徒,勸勉他們莫忘主恩,不要忘記主的恩典。第11、12節這樣說,「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未受割禮的」這一個名字,原本是那一些憑著人手在肉身上面稱為受割禮的人所取的。我想在信仰裡面的這種張力,我們很難體會到。或許下面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稍微瞭解猶太人對於非猶太人的看法。在使徒行傳第十章,上帝向哥尼流顯現,要他派人去約帕找彼得來,因為彼得有話跟他們說。因此彼得就去了哥尼流的家,他跨過那個門檻的時候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徒十28)。
「不合例」在新約聖經裡面只出現兩次,一次就是在使徒行傳第十章,另外一次是在彼得前書第四章,彼得特別勸勉著那些信主的人,要脫下過去所做的事情,就是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那個「可惡」,就是彼得進到哥尼流家時說出來的話,在那邊翻成「不合例的」。如果今天你請朋友來吃飯,他進到你們家第一句話,「我來你們家是很可惡的」,會是什麼感覺?這樣對照,你就可以體會雙方的張力。
以弗所的教會是如此,不單單是在彼此的和睦上碰到這樣的問題,在與神的關係上面也是。第12節「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千萬不要認為這跟自己無關,因為這其實就是你我在還沒有信耶穌之前,我們的處境。還不認識耶穌之前,我們與基督無關,我們在以色列國民之外,在應許諸約上我們是局外人,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沒有盼望,也沒有神。
回到11節他說,你們應當記念。這個記念,不是我們一直停留、活在過去,被過去所綑綁,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過去,因為只有記得我們的過去,才會真正明白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是何等浩大。
這就是保羅在第一章的禱告,就是求神讓你知道祂,能夠打開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能夠知道祂的恩召是有何等的指望,以及祂在聖徒中所得的基業是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莫忘主恩,莫忘主恩!
親近主前
保羅提醒著以弗所教會,也提醒今天的你我,我們在主的恩典裡面,我們就能夠來到主的面前。第13節他說,「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以弗所書中「在耶穌基督裡」這樣的詞其實重複出現。我們是在耶穌基督裡的,靠著祂的血親近神,不是靠著我們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功勞、自己的意志。在我們的信仰裡面,我們只能夠靠耶穌基督並祂的十字架。
我想這也是我的高祖父戴德生信主過程裡的體會。他成長在基督化的家庭,父母親非常敬虔。他父親其實雖然是藥劑師,但是也拿到當時衛理公會的傳道證,所以可以傳福音。17、18歲的時候,戴德生清楚知道,雖然他是在這樣的環境出生長大的,但是這不足夠他信耶穌。他信主的那一天,神特別用耶穌在十字架上那七言的最後一言「成了」,來感動戴德生的心。是的,你我以前是遠離上帝,但是如今我們能夠親近我們的主。
從第14節到第18節,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我們能夠同歸主家,成為主家裡面的一分子。
同歸主家
在第14節談到了人跟人之間隔斷的牆。還記得那個垂直跟水平線嗎?保羅講到人跟人之間,就是猶太人跟外邦人之間隔斷的牆,甚至在第15、16節用冤仇來描述。冤仇帶來的隔離、破壞和傷痛,是何等的大;從國與國、民與民,甚至在家中,都有各種因為冤仇所帶來的傷害。
我在中原大學教一門人生哲學的課,有跟學生探討饒恕的議題,他們寫了一些回應感想給我,分享在朋友、感情或家裡的傷害。我想這絕對不是全面的解讀,但是我體會到,他們有好多人的生命當中就是帶著這樣的綑綁。這一種苦毒的綑綁,其實是破壞性的,對人的身心靈帶來極大的傷害。
什麼拆毀了那個冤仇?是十字架做的工作,是耶穌基督祂拆毀這中間隔斷的牆。第16節說,祂在十字架上滅了這個冤仇,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兩下能夠歸為一體。在彼此的饒恕當中,與上帝和好的關係裡,就能夠同歸主家。
我們當中有一些人,其實包括我在內,或許還是帶著過去人在我們身上造成的傷痛。從某一個角度是會永遠帶著,或者至少在今生會帶著,因為那些事情已經發生了。但是我想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之下,寶貴的是祂的十字架能夠把那傷痛的刺拿開,使得我們不再被過去影響或控制;我們今天是活在耶穌基督十字架的自由之下,也能夠學習彼此饒恕,彼此原諒。
成為主殿
保羅最後要做結論,就是以弗所教會能夠漸漸成為主的殿、更多成為主的殿。他從四個角度來分享,19節他說,「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所以,他們有一個歸屬,在第20節「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這個基礎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耶穌基督自己就是這房角石,是穩固的共同體,是歸屬的共同體,當然也是連結的共同體。因為21節上半告訴我們,「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各房,每一個部分都靠著祂,耶穌基督的核心是何等重要。我們彼此互相幫補,來看到神的旨意成全。
不單單是有歸屬,不單單是堅固或穩固的,不單單是一個連結的,在21節的後半段以及第22節看到,「漸漸成為主的聖殿」,我們也是上帝所居住的共同體,我們要漸漸成為主的身體,也要靠耶穌基督,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神最終的目的就是我們成為祂所居住的所在。
我用這個圖畫作結束,當然我們熟悉舊約的聖殿,原本是大衛要蓋的,但是上帝不許可,就要大衛的兒子所羅門蓋這個聖殿。在舊約裡面我們看到,上帝為著祂的百姓預備聖殿,但是當我們翻到新約,特別是以弗所書第二章第21-22節的時候,已經不再是上帝為祂的百姓預備聖殿,乃是上帝預備祂的百姓成為祂的聖殿,這很重要。成為祂所居住的聖殿。但願神潔淨你、潔淨我,讓我們能夠聖潔,能夠合乎主居住。
小結
和睦,和好。一個是水平線,一個是垂直線,保羅在這12節裡面要以弗所的教會看到這兩個的重要性,但願神幫助我們,不單單是靠著耶穌基督,我們與上帝和好,也靠著耶穌基督,我們與人和睦。
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謝謝你帶領我們今天早晨的時間。主啊,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探討寶貴的話,但是仍有豐富的領受。天父,人常說以弗所書是新約的約書亞記,描述著你的百姓怎麼樣進入到你應許的地,來承接主在耶穌基督裡那豐盛的應許。謝謝主今天藉著這幾節經文提醒我們,我們與神的和好,以及我們與人的和睦。求你更多建立我們,成為你所能夠居住的聖殿,也讓我們能夠用愛來回應你。主啊,保羅一開頭就說你們要記念,但願在記念的裡面,我們有更多的感恩,更多的感謝,也更多的禱告,幫助我們能夠愛主更深、能夠愛主更深。垂聽我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20年7月26日主日講台信息,呂琪、黃康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