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方平
期待這個「家」再次被建立起來時,能召回分散各處的弟兄姊妹,如同舊約中,聖殿重新蓋好,流散的以色列民再次被聚集,一起在同一地點用敬拜、經文與詩歌更深地看見並經歷神的恩典,使祂的名得榮耀。
童年的探險秘境
我一出生就在信友堂。
因著家母在教會工作,我在未入學前,許多時間是在教會裡打發的,對於1989年以前的第一代信友堂建物,也就是所謂的信友堂1.0,依稀保有印象。那時沈牧師剛來到信友堂,羅斯福路對面的台電大樓還沒蓋起來,「伯朗咖啡」前的斑馬線也不存在,行人必須走到辛亥路口才能到羅斯福路的另一邊;教會旁邊的「台灣長老會總會」還是一塊長滿雜草的空地,小孩都認為裡面鬧鬼,想進去探險卻沒膽踏入,卻也單純地相信神會保護我們就是了。孩子們敢靠近的極限,是沿著升旗台、爬過教會的矮牆,到一個水泥做的大水管,在那個水管上面是兒童主日學結束後,必定去爭搶好位置的所在。
少年的服事起點
沿著矮牆有一整排杜鵑花,每年春天花朵盛開時,我們總會拼命摘花來吸花蜜,那時候空污不嚴重,吸到的花蜜總是香甜的。信友堂1.0時代,一樓的場地週間用作幼稚園,週末是少年團契聚會(那時候還未成立幼年團契)、兒童主日學分班和交誼廳的使用,二樓是主日崇拜的地點,三樓有階梯式的座位席。我在國中時參加了信友詩班(國中就能唱詩班,可見有多缺人),還記得初次上台的時候,指揮成立弟兄拍著我肩頭,要我不要緊張;成立弟兄是現在我們每週主日歡迎歌的作曲作詞者,已經歸回天家。
1989年改建的信友堂2.0,其停車場和後梯地下室在1.0的時代跟本堂是分開的建築。那時地面上是四層樓的公寓,一樓打通為副堂使用,掛著一幅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陳維民牧師畫像。因為對孩子而言畫像太過巨大,即便畫中的牧師面帶微笑,總覺得他的眼睛轉來轉去盯著我看。二樓是英文堂牧師的宿舍,經過門口總是會感覺到外國人家的味道。三樓是沈牧師的宿舍,每每到了三樓都會被沈師母熱情地接待,我在那裡認識了沈牧師夫婦的女兒小如,也認識了雙胞胎姊妹—沈佑、沈佐,她們大約兩歲時來到信友堂,一來就引起一陣旋風,大家爭先恐後都想要認識這對可愛的姊妹。有幾次我被託付保母的責任,就會帶著她們去後面巷子晃晃,我一手抱著一位,經過的人們都會忍不住靠過來稱讚她們。
未來的榮耀聖所
1988年信友堂改建,也就是現在開始拆除的2.0版,我因為人在國外讀書,沒能完整參與教會重建,卻也在信友堂2.0當中,經歷人生重要階段:當兵、初入社會、結婚和養育女兒。如今年近半百,竟還能帶著我的孩子一起經歷教會的再次重建。身為信友堂極少數(或唯一?)的1.0寶寶,我更加期待3.0的信友堂,不是只期待新穎的建築,或更先進的設備,而是期待這個「家」再次被建立起來時,能召回分散各處的弟兄姊妹,就如同舊約中,聖殿重新蓋好,流散的以色列民再次被聚集,一起在同一地點用敬拜、經文與詩歌更深地認識神,看見並經歷神的恩典,使祂的名得榮耀。
謝謝方平的建築 1.0回憶. 裡面好多描述也勾起我的回憶.
我比方平晚到信友堂. 是因為我母親在南卡讀博時, 問當地肢體到回台北可以去哪聚會, 有推薦信友堂的. 她回國就帶我和妹妹去.
記得 1.0沒有方平多了, 但記得:成立和他弟弟成平; 記得分開的副堂建築; 聽過沈牧師提陳牧師聖經燒剩的 “歸耶和華為聖”, 但不記得那個大畫像. 國中前一起聚會或比較熟的肢體們有: 劉桐青 湯孝儀 李少翰 王用亨 林芝寧 白雲 尹奇恩 湯廣佳 劉俐玫 黃凱迪 倪宏偉 倪宏坤 小如 曾俊淇 陳沛士 等. 少年團契時江哥堅誠一直逗著我參加團契, 我到現在都記得. (一時記得的名字, 鐵定有疏漏, 敬請海涵).
我和方平重逢, 是他回國當兵, 在三總工作那段, 在他說的2.0版中. 小時候就知道方平, 但我們一直到大專團契期間才有比較多的互動. 那時常一起聚會的肢體, 有現在在美東的尊恩傳道 厚聰 筱惠 家瑋 雅惠 亭怡 俊秀 翰緯 文炳 緯武 白剛 元舜 文雅 欣儀 薇萍 幼萱等; 當時的輔導有齊姊 鮑姊和後來的胡維華牧師 馬清璽牧師周玉如師母 和 謝榮生牧師吳碧玲師母等. (一時記得的名字, 鐵定有疏漏, 敬請海涵). 當時輔導起意要寫青年團契史, 我有幸加入其間.
再會方平, 是直接跳過信友團契, 就是我和淑怡應哲榮之邀到了雅歌第三組. 看到方平和家瑋, 第三組與我的距離馬上縮短了很多.
這些建築, 不論是1.0 還是 2.0, 容納了這些肢體和我. 但是是 神, 賦予我們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 一種特殊的關聯, 直到數十年後仍可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