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惟恩

輔導也在努力學習對同工真實、對學生真實,在這樣的真實中持續堅定地服事。

2016年底,我回到暌違多年的青少崇拜,成為「見習」輔導。華神六樓熟悉的長椅,還找得到以前身旁契友胡鬧著刻下的字跡。青少團契是我成長的地方,如今角色從學生變為輔導,陪伴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可愛」的學生,在神的家中學習、成長。

耗起來

追求成長無疑是學生的目標。從七年級到高三畢業,時光流逝之快,青少年變化之大,有時只一個暑假突然抽高,連說話眼神都不一樣了。學生可以在一週的短宣隊中,學會捨己、脫離舒適圈,努力服事初次見面的弟弟妹妹;可以在某次退修會敞開分享內心深處,以最單純的心,立志一生要為主而活;更可以在敬拜小組中學習規律持續的服事,從不敢上台拿麥克風、把領會稿當成作文考卷來寫,到能侃侃分享生活中如何經歷神⋯⋯。

輔導身兼引路人、陪伴者與觀眾(有時甚至也是粉絲),經常一次次因神在學生身上的工作感到驚喜、讚嘆,也時時提醒自己真要把握時間、勤做主工,每個週末抱著期盼聖靈動工的心情,跟這些神國幼苗「耗」在一起。

當然,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學生的成長更常是輔導心中迫切的盼望。即使服事國中生多年,卻還是會在帶領分享時感到挫折—不論題目多精心設計,只要問到內心感受、人生經歷、生命意義,多半得不到太踴躍的回應。內心挫敗之餘,其實也很清楚,那是上帝的時間還沒有到。學生腦袋塞得滿滿的聖經知識,但生活中與神的關係還沒跟上,輔導其實更希望學生誠實面對內心,帶著他們一起禱告,而不希望學生硬擠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身為輔導,能做的就是耐心陪伴他們走在上帝的時間表裡。有時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信仰冷淡,漸漸不來聚會,輔導會透過打電話、寫卡片、安排聚餐、同屆契友邀約等等,希望把學生圈回恩典的群體中,繼續等候上帝得著他們的時刻來到。

真實

然而更多時候,生命成長也是輔導自己正在經歷的。在青少年組成的信仰群體中,信仰真實與否是非常容易檢視的。學生不時分享自己的困難和疑惑,坦白說自己感受不到上帝。而我們這群已經是「大人」的輔導,不論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都時常遭遇挑戰,信仰歷程也會有起伏、軟弱。最常遇到的挑戰,就是陷在「自己不夠好,怎麼能真心服事這群孩子」的自我控訴裡。因此,輔導也在努力學習對同工真實、對學生真實,在這樣的真實中持續堅定地服事,甚至也願意分享這些掙扎,與學生一起體會真正的「恩典」—我們確實不夠、也永遠不夠,但有位愛我們的主何等完美,這是生命終極的答案與滿足。

謝謝上帝,這些年來在青少團契顯明祂的信實與慈愛,帶領我們更認識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