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世冠

孩童的年輕,不是因為他們的年齡,而是因為他們的希望。

「在成人世界,孩子們沒有發言權。」

不少社論指出,對於城市的管理者而言,兒童的遊戲或運動的空間,多一點、少一點都與經濟建設和政治表現無關,所以在規劃中就輕易被忽略掉。也有神學教育者觀察,兒童正遭受邊緣化;現代教會並沒有把他們當作事工的共同參與者。

兒童的被忽略,其實也可從文化因素的角度思考。林鴻信教授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談論基督教的「恩典」時提到,中國文化基本上是傾向重視成人、強調敬老的文化,伴隨著這樣的文化所體現的人際素養是穩重老成,年高德劭。但在長幼有序的既定思維裡也難免產生「敬老轄制慈幼」的表現,造成忽略孩童的排擠效應。

雖然不能斷言中國文化漠視兒童,但相形之下,基督教文化則顯得對孩童的普遍重視。特別就其神學底蘊而言,基督論中以嬰孩作為主角的彌賽亞預言,以及福音書中耶穌與孩童互動及言談的豐富意涵,在在闡明了福音信仰中孩童形象作為神學隱喻所帶出有關謙卑純真等特質的重要性。加上馬太福音第十八章3–5節所展現的「回轉像小孩」與「為我接待小孩」兩相交織的靈性呼召與倫理訴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基督教文化在實踐意義上對孩童形象的認知與重視。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孩童的特質上闡述「盼望」的主題,指出每一個嬰孩的誕生都標示了一個開放性盼望的展開。我們今天常說的「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此句的希望應該是開放性的,而不是成人世界自身願望的投射。換個角度言,我們常說「未來屬於年輕人」,其意思是因為年輕,所以充滿未來;但實際上應該是:因有未來盼望,所以年輕。

孩童的年輕,不是因為他們的年齡,而是因為他們的希望。今天普遍奉為養身美顏的金律與口號「永保青春」(forever young),其實正好錯置了其內在關係。從這個角度回頭思想文化,我們看到尊重老者的文化,穩重之餘卻時感暮氣沉沉;重視孩童的文化,更能表現出生命的力量。

每年4月4日是台灣的兒童節。兒童作為思考主題,我們不只是在城市建設、教會聖工上想到兒童;從神學人論的基點出發,作為上帝眼前的人,我們在實存動機與身份定位方面,乃至於我們跟神的關係上,恐怕需要更多的追溯「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更多喚起並體驗「回轉像小孩」的恩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