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漢宇

當孩子漸長,父母可能漸漸將信仰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卻忽略了自己的靈命與團契生活。殊不知父母的角色與影響力是一生的,我們如何看待團契,孩子就如何看待信仰。

襁褓中的聚會

伉儷團契從成立以來,改變過不少次的聚會時間,從一開始週六晚上的七點,改變到週六早上十點,延後到十點半,後來改變到週六下午四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作息。

伉儷團契的草創時期,孩子們多半還在強褓中,週六晚上聚會時,孩子通常已經體力不支,大人也跟著無法聚會,於是改到週六早上,讓孩子們睡飽飽出門,也讓大人們有較好的聚會品質;之後,孩子們漸漸長大,進入幼年團契,但因幼契的聚會時間為晚上,且伉儷不少家庭都處於「老大上小學,老二幼兒園」的階段,為了讓大人能兼顧兩個孩子的需求,於是我們將聚會時間再調整到下午,以便順利銜接晚上的幼契時段;不過,當雅歌團契的孩子們漸漸升上青少契,幼契的主體成員也逐漸變成伉儷團契的孩子們時,兩團契聚會時段不一致所產生的問題,便越來越明顯。

連於元首基督

目前伉儷團契會為小學以下的孩子安排「幼兒品格」,為小學的孩子安排「小學班」,孩子從下午四點開始參加「小學班」,晚上七點再參加幼契,體力上是否可以負擔?「小學班」橫跨六個年級,聚會設計上也常常無法在高、中、低年級間取得平衡,也有部分孩子覺得小學班無趣,不想參加,連帶著也不參加幼契的情況;或是部分父母親只願意帶孩子來參加幼契,卻不參加伉儷團契。在這許多問題的背後,我一直在想,到底伉儷團契和幼契本質上的關連性是什麼?我自己的答案是:建立基督化的家庭。

從我自己在伉儷和兒童主日學,以及過往在青少契服事的經驗,影響孩子們信仰塑造的關鍵,往往是家庭信仰教育的落實。如何建立基督化家庭?以弗所書第六章1–4節「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而如何能夠讓父母子女都在主裡學習互動,在主裡看到彼此間的差異,並進而有教養和順服的關係?團契聚會的設計和安排就非常重要了,我們或許可從以下三點來思考:

一、聚會時間的一致:讓伉儷團契和幼契的聚會時間一致,除了可以解決上述各種實際上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這可以培養一個「父母和兒女一起參加團契的習慣」,讓兒女看到,父母去團契,兒女當然也要參加自己的團契,參加團契是我們全家週六一定要做的事情,父母和兒女彼此提醒,堅持穩定參加團契聚會,將有助於父母和兒女的連結度加深。

二、聚會內容的配搭:在聚會時間一致性的基礎上,也可考慮伉儷團契和幼契共同設計部分的聚會,讓父母和子女也能在教會有一起互動的時間與機會;父母不應再把「信仰教育」的責任全數丟給「幼契」或「兒童主日學」,透過共同的聚會內容,更可以讓父母瞭解孩子們在團契內的樣子,也有助於真正的建立基督化家庭。

三、深度發揮團契功能:參與團契對於基督徒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是。當孩子們看見,父母有好的團契生活,有好的屬靈夥伴,自己也會羨慕這樣的生命,父母便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們在團契中尋找屬靈夥伴,也可以透過一起聚會,認識孩子們的屬靈夥伴,這都有助於基督化家庭的建立。

家庭「塑造人」

每個孩子誕生時,我們總是感謝上帝的恩典,也總是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個基督化家庭;但當孩子漸長,我們一方面期待他們可以自己獨立行動,讓我們「喘一口氣」,另一方面卻又希望他們仍維持忠心愛主,甚至漸漸將信仰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卻忽略自己的靈命與團契生活。殊不知父母的角色與影響力是一生的,我們如何看待團契,孩子就如何看待信仰。伉儷團契是家庭團契部最年輕的團契,但同時也是基督化家庭建造的關鍵起始點,如何強化伉儷團契與幼年團契的連結,將影響基督化家庭建立的基礎;更進一步,我們也可再討論雅歌團契與青少契、少契的連結,讓基督化家庭的目標,在家庭團契部的藍圖中逐一實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