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岑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團體互助力量大
美國的前第一夫人,也是曾經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曾經寫過一本書探討兒童權益與福利政策,書名叫做《It Takes a Village》,出自非洲的一句古老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翻譯成中文大約是「使一個孩子成材,需要一整個村落的力量」。強調一個孩子的養成,絕不只是父母或單一家庭的事,身處的環境也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
舉個例子,現代小家庭父母多半勢單力薄,少子化加上鄰舍之間信任感不足,若親戚沒有在同一區域,就很難有足夠的幫手,最多就是花錢請保母協助了。因此不論是父親、母親或是保母,白天多半是一人在照顧孩子的狀態,假設是母親好了,就算媽媽每天都跟孩子說話,這個孩子在就學前所得到的社交經驗,依然是非常薄弱。
當寶寶的安全感完完全全投注在媽媽身上,沒有第二、第三順位時,所有的情緒都需要媽媽了解和處理時,孩子學會的溝通模式就只有寶寶對媽媽,以致於面對其他大人或小孩就會特別退縮,有著更多的障礙,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適應人群和團體生活,同時媽媽也無法承受這樣無止盡地情感索求,處在一個無法休息、身心俱疲的狀態。
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過去三合院式,具有強大信任感的鄰里生活,使得養育孩子的壓力比今天容易些,敦親睦鄰的常態,讓家庭的幫手事實上遍佈左鄰右舍,共同分擔情感需求與心理壓力。
簡單來說,養一個小孩,最少都需要二到四人的互助才能達到平衡,這代表要能動員群體的力量,才可以使一個孩子好好成長。
帶到耶穌腳前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是明白,孩子所謂的「成材」,並不是單單課業成績優秀,彬彬有禮事業有成這樣就夠了,約翰一書第五章11–12節告訴我們:「神賜給我們永生,而這永生是在他兒子裏面的。那有神兒子的,就有生命;沒有神兒子的,就沒有生命。」
親愛的弟兄姊妹,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生命」,關鍵是要讓他認識且信靠神,這只靠教會中某幾個團契單方面想方設法,是難以有果效的,若整體缺乏共同的願景,縱然可以藉由某些特殊規劃和活動使人關注這部分,但每一次的動員或活動也就像煙火,華麗卻短暫,煙火散去後大家就回到各自的位子,留下熱鬧過後更顯空蕩的夜空。
FAMILY新解
所以今年的家庭月主題,我們拆解了FAMILY這個字,構築出下個階段,親子與家庭的牧養期盼,Faith 代表著一切的活動和聚會都以認識神為根基;All together 則是每一個人的委身和擺上;Home 則是足夠的親密和信任,讓教會成為神國倫理和另類肢體關係被產出並且實踐的地方,而不只是一群會眾、一棟宗教建物。
Vision 就是實踐這異象的動力和捨己,看見自己在教養中的位置,有著參與的信心的一種「視野」與實踐的「智慧」,幫助我們在環境中有能力選擇「更合神心意」的行動;Love 則是約翰一書第四章11–12節說的:「既然神這樣愛我們,我們也要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裏面,他的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滿了。」活出神的愛,讓教會成為有著緊密情感連結的美好場域,向身邊的人見證神的存在。
最後的Pray,就是我們明白這個又大又難,牽扯無數人的理想,只有靠著禱告,倚靠聖靈的帶領,讓整間教會成為基督的身體,我們才能成功地養育神的兒女,成為發光的燈臺。
孩子成長的村落,就是他的整個世界,當整個村落都不在乎這孩子,他長大後也就不在乎全世界,同樣地,當整間教會都不在乎孩子,孩子未來也就不會在意這個信仰。
所以今年親子團契試著提出了「一日生活圈」的未來方向,希望讓這份「以孩子為核心」的共識產生動能,讓愛成為匯聚各方力量的交集點,不只是建造出三合院式緊密互助的親密鄰里生活,更構築起孩子、家長、教會這個使孩子認識神的鐵三角,使他們能真正成長,得著生命。
親愛的弟兄姊妹,“FAMILY” 的牧養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擺上,因為我們知道,“It takes a church to raise a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