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宗隆
今天神也差遣你我進入這世界,要藉著你我的信得地為業!
今年是馬偕來台150周年,最近很多教會的紀念活動中也都提到馬偕博士的歷史;他的名言:寧可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更成為許多宣教士的座右銘。1872年他來到台灣淡水,在那閉塞的年代,居民仇視及排斥下,被取了一個綽號「黑鬍番」,在國外亦以 Black-Bearded Barbarian 聞名;當時他要在這地方立足,並傳講基督耶穌的福音,的確需要神大能的同在,靠著人是不能夠做到的。
馬偕博士一生在台灣設立教會60間、施洗信徒三千餘人;29年間跋山涉水於客、閩、平埔、高山原住民間,足跡遍及大甲溪以北,東達宜蘭、花蓮;這是一個信心的旅程,這其中他遭遇許多困境,曾被潑糞、丟鴨蛋……,受到種種羞辱,且遇土匪搶劫的危險,然而神都帶領他憑著信繼續往前。
讓我思想亞伯拉罕被神呼召時,都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來十一8),但他順服神的帶領,是因著神的呼召,是祂的差遣,而一步步地走向應許之地。在這路程中,有信心軟弱的時候,最初到迦南地時,神向他顯現並說要將這地賜給他(創十二5–7);但後遇饑荒,他遷往埃及去,且欺騙法老求取恩待而得以生存。後因著不確定子嗣的有無,而與使女夏甲生下以實瑪利,其實之前耶和華就曾應許:你本身所生的,才是承接應許的後嗣(創十五1–4);他和撒萊因著信心不足,擔憂神無法成就應許,而用人的思考,找出這似乎兩全其美的方法,但因不是神的方法,造成了人類歷史中無法解決的問題。
後來,因著以撒的誕生,亞伯拉罕的信心被建立,此時神給他一個終極的信心考驗,要他獻上獨生子以撒;這是一個違背人倫的要求,但亞伯拉罕相信神既然能讓他無中生有得到以撒,他也就相信神能讓他死裡復活(來十一19)。順服祂的呼召,讓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父的典範。原來神預備亞伯拉罕的一生,就為了這一刻!
「所以人得為後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屬乎恩,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後裔;不但歸給那屬乎律法的,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羅四16)我們因著信而成為亞伯拉罕的真實後嗣,被呼召來跟隨祂,被差遣進入世界,將信心之路活在世人面前,讓人看到這信心之路是一條蒙福之路,這世界將要因亞伯拉罕的後嗣而得福。就像馬偕博士在150年前因著信來到台灣,而讓福音在這地開花結果,而今天神也差遣你我進入這世界(太二十八18–20),要藉著你我的信得地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