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岑
經文:使徒行傳第十八章5–17節
在使徒行傳第十八章,保羅走到了他宣教人生相當關鍵的時刻。第5–6節告訴我們,當猶太人抗拒、毀謗保羅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宣言—「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頭上,與我無干,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
放膽講道見證神
回頭看使徒行傳第十三章到十六章的記載,其實保羅傳福音的做法是一直在變化的。第十六章之前,保羅在會堂中的宣教是明明白白地講道,就是第5節說的「證明耶穌是基督」。「二人在那裡住了好些日子,倚靠主放膽講道,主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他恩惠的道。」(徒十四3)神親自幫他們背書,證明祂恩惠的道,但前提是他們先「放膽講道」。
到了第十七章加上「辯論聖經」,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解經。保羅一連3個安息日根據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和說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人中復活,又說「我所傳給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徒十七3)最後就是聽眾信或不信的選擇了:相信的那一群,就歡喜接受;不信的那一群,就群起攻擊。於是在第十八章之前,保羅的服事全部都是同樣的結局—被趕走。
保羅不想在服事才開始有果效時就被迫離開那地,所以他在宣教過程中,不斷地調整他的福音策略,只為了得到更多的時間。當他明白就算再怎麼努力調整,哥林多的猶太人仍然是毀謗、抗拒的,所以便對他們說—從今以後,我不會再來這裡,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決定和猶太人當眾劃清界線的原因。
哥林多是交通繁榮的政商中心,吸引了更多人移居此處,保羅曾形容他們中間有「許多的神,許多的主。」(林前八5)哥林多人最不缺、最不稀罕的就是神明了。猶太人認為,我們想辦法殺你都來不及,你現在要往外邦人去,我何必阻止你變成不潔淨的罪人呢?趕快去吧!從此,猶太人就沒有繼續找保羅麻煩了,保羅真的得到了想要的時間和空間。
保羅離開後,到了一個人家中,「這人名叫提多猶士都,是敬拜神的,他的家靠近會堂。」第8節告訴我們,保羅、西拉和提摩太就把提多的家變成哥林多城的福音中心,許多哥林多人聽信了福音,還受洗領受了聖靈。興旺到一個程度,連原本猶太會堂的主管,基利司布和他全家都轉會了!
疑惑低谷遇見神
然後第10節,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在一切興旺、福音順利的光景,保羅還怕什麼?猶太會堂的主管信主了欸!
我們當然覺得是神蹟,沒錯,對保羅來說也是意外之喜,是神的奇妙作為。但是對哥林多的猶太人來說,卻是相當震撼的事,(暫且用比喻,請各位不要多想)這嚴重程度就像是:假如我們的牧師說:「我決定改行去XX宮解籤詩。」執行長老也說:「好,我去XX宮門口當招待。」那樣的衝擊啊!
保羅知道這對猶太會堂造成的影響,所以他非常擔心會再次被趕走,雖然哥林多教會已被建立,但裡頭的外邦人很多,在牧養、真理、信徒生活上的問題也很多。在這教會建造初期的關鍵時刻,保羅害怕事奉又中斷,從此前功盡棄。
親愛的弟兄姊妹,使徒和我們一樣是人,有著同樣的軟弱和疑惑。然而疑惑、未知、恐懼,正是神把福音大使命交給人、交給基督門徒的原因。因為只有在傳福音所帶來的未知、疑惑、害怕和嘗試裡,會讓我們因著這些負面的感受、期盼,和神真實地相遇,就像第十八章9節保羅在夜間看到異象一樣。
承擔福音使命的人生,必定會看見異象,無論具體的內容是什麼,但是必定會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界,使我們在所生活的世界中與神相遇。在神自我啟示中,我們相信神與我們同在,我們才能超越世界所帶來的一切恐懼和枷鎖,因為與我們說話的神,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全能主宰,又是愛我們、為我們捨命的救贖主,更是勝過死亡的復活君王。有神與我們同在,代表不再有任何事能攔阻我們按著神的心意而活、宣揚這生命的福音。
使徒行傳第十八章接下來的11節,就是印證保羅在哥林多住了1年6個月,將神的道教導他們。縱然猶太人在迦流當省長的時候,想要故技重施、動用政治力量來對付保羅,但非常特別的是,省長一點興趣都沒有。猶太人甚至製造紛亂,在省長面前圍毆新任的會堂主管,想嫁禍給保羅,省長還是看都不看、理都不理。
從這一刻開始,猶太人知道做什麼都沒有用了,乖乖地放棄,於是保羅在哥林多住到他覺得自己應該離開為止。這一切的過程,讓保羅更深地體會,信仰最根基、最核心的關鍵就是從相信神的話開始,在實踐神話語的時刻,可以明白且經歷神親自與我們同在。
福音事工在乎神
保羅稱這個叫「經歷神的權能」,因著這個體悟,讓身為舊約學者、守全律法、精通希臘文、各種語言、文學和哲學思想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四章20節說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而在乎權能。」
什麼是權能?路恩哲(Andrew Root)所寫的《教會與衰弱的危機》(Churches and the Crisis of Decline)書中提到,影響教會生存的危機,我們可能以為是疫情、是人數減少,也可能是線上聚會完全改變、顛覆我們原本的聚會習慣。但真正的危機不只是這些表面的現象,而是我們的信仰已經成為一個封閉的框架,人們不再相信神與我們會有直接的關係,也不再相信神會干涉我們的現實生活。人們已經不再期盼在生命中經歷神的權能,使我們相信祂與我們同在。沒有神的權能,使得基督徒的生命裡面充斥著爭競、恐懼和算計,就像哥林多教會的紛爭、保羅的害怕;教會的事工關注在規避風險和控制情況,只選擇有效且有成果的事工進行,期待用有效率的行動累積資源和籌碼。
保羅在第十八章的經歷,提醒我們:世界變化無定,只肯按著過去的成功經驗傳福音,世界最終就像哥林多之前的城邦一樣,會把我們給趕出去。因此,保羅以過去沒有看過的方式、沒有人想過的模式,讓福音藉著他傳給了萬國萬民。同樣地,我們只有放膽在真實世界摸索和嘗試,才有機會經歷神的權能。千年前的保羅嘗試建立以外邦人為主的教會,減低環境對他帶來的損害,帶來相當不錯的成果,但保羅卻因著這個創新的結果而害怕。
如今因為新冠肺炎,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來到教會聚會、崇拜,必須轉換成線上,試圖降低疫情對教會、對信仰帶來的衝擊。然而我們也害怕線上的崇拜愈做愈熟悉、愈有果效後,會完全破壞過去的傳統方式,沒有人願意回到實體。線上的事工要不要繼續?要不要再更進一步發展?這些都充滿未知、疑惑、挑戰、困苦,我們總是在疑惑和恐懼中想多做些什麼,使我們更能掌控局面和情勢。
但第十八章告訴我們,福音最真實、最基本、最核心的是—神的行動,從起初到末了,都不是我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基督徒唯一需要的,就是在這一切的變化和未知當中,靜下心來聽聖靈微小的聲音,看一看、聽一聽神有沒有對我們說「不要怕,有我與你同在」?
安然觀看倚靠神
聽見了聖靈的能力、聲音,就成為我們的能力、我們的聲音,給我們帶來屬天的平安,不再恐懼,繼續在未知、疑惑、恐懼中嘗試。直到什麼時候?直到神讓我們轉換成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只能跟在神的旁邊嘗試,然後觀看祂將要為我們行的奇妙作為。
「奇妙作為」不代表一帆風順或成就非凡。以我們的時空、觀點來看,可能結果不是很好,但超越時間的神,祂看千年如一日。哥林多教會的確很混亂,基本上是負面見證,可是今日的基督徒因此得到了〈哥林多前、後書〉—這是生活實踐上最為寶貴的安慰。你仔細去讀,其實充滿了安慰:你知道這些事情會發生,你知道這些事情有方法可以解決。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甚至是超越時空的益處,這才叫奇妙的作為。
哥林多後書第三章4–6節說:「我們藉著基督才對上帝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配做什麼事,我們之所以配做是出於上帝;他使我們能配作新約的執事,不是文字上的約,而是聖靈的約;因為文字使人死,聖靈能使人活。」(和修版)
願我們時常記念耶穌捨命的愛,使我們對神有毫不動搖的信心,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與神真實地相遇。在神的自我啟示中,聽見神對我們說:「有我與你同在」—成為我們的平安與生命的動力。
主耶穌,我們感謝祢親自成為我們的依靠。求主保守我們的信心,使我們無論在何種光景都能尋求神,並且樂意等待主的聖靈與我們的心說話,使我們能在現今的戰亂與瘟疫中、在世界所帶來的無數難處和恐懼中,被主耶穌那豐富無可測度的愛充滿,經歷神與我們同在的平安與喜樂。謝謝主,禱告奉靠我主基督耶穌的名求,阿們!
(2022年5月15日主日講台信息,林玉茵、黃康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