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謙
我們應該反過來多跟非基督徒的朋友相處,使我們更精準地知道我們站在世界的什麼位置。
內地會的同工針對美國神學生「成為跨文化宣教士的障礙」做了一項調查,排名前三位的因素是「缺乏宣教相關教育」、「不明白宣教呼召」、「不想在別人的人生上給予指導或得罪他人」。這個調查結果與我這幾年在動員華人跨文化宣教上的觀察不謀而合,也顯示出千禧世代甚至是Z世代的基督徒對於「跨文化宣教」議題產生的世代差異。
缺乏宣教教育
在調查中最多人覺得妨礙他們成為跨文化宣教士的因素是缺乏宣教教育。大多數人認為,神學院著重在聖經、神學、牧養的教導,對於跨文化宣教方面的學科相對較少,使得許多神學院的畢業生比較不重視跨文化宣教這個領域,當他們在牧會的時候,相對不會特別著力在教會推動跨文化方面的宣教事工。或者是,有些年輕人雖然覺得對跨文化宣教有負擔,但在教會或神學院被裝備的有限,因此不敢輕易跨出國門從事跨文化宣教,隨著時間過去,跨文化宣教的「種子」也就逐漸在心中凋零。還有些人雖然領受了跨文化宣教的異象,但並不想走「傳統」的跨文化宣教路線,比如藝術、商宣的模式,在這方面也很少有被裝備的機會,也使得步伐不易前進。
不明白宣教呼召
傳統教會對於宣教士呼召都覺得應該要有一個特殊的呼召,甚至一定要附上所謂的呼召經文以資「證明」其權威性,在甄選宣教士的階段,似乎一定要具備這些精采或是感人的蒙召故事,領袖們才會覺得具有宣教士候選人的資格。其實聖經以整個世界作為工場,根本沒有什麼「本地」與「海外」之分。聖經中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已經是將所有的基督徒都看作是宣教士,我們需要去釐清的只是用什麼方式、在哪裡進行。「馬其頓呼聲不是宣教士的呼召,乃是工場的引導」(香港差傳事工聯會,1987,頁33)。我們除了領受大使命,很重要的是要不斷尋求「主的引導」,因為這攸關了你一生中要在「哪裡」服事。
不想在別人的人生上給予指導
身處多元主義及包容主義的後現代年輕人大多不想在別人的人生上給予「指導」,就連許多基督徒也覺得,當他們想到跨文化宣教就聯想到要給予當地人一些人生上的指導,會對他人產生一種冒犯時,很自然就會打退堂鼓。另外也有些基督徒表示,不知道如何對非基督徒的朋友「傳福音」。他們多數出身在基督教家庭,穩定參與聚會與服事,並被教會教導也認同要成為一個傳福音的人;但在離開教會遇到非基督徒朋友時,不是不知道如何進行,就是屢屢經歷「傳福音」的挫敗,因而漸漸心生膽怯。雖然教會偶爾會有所謂的「傳福音訓練」,但多數表示在他們的生活場域中很難被實踐出來。
我想這與許多傳統教會總是教導基督徒不要去認識異教,只要好好認識基督教有關。有些牧長總是說「你總是摸著真鈔,哪天一摸到假鈔時,你立刻就會分辨」。類似的教導使得我們不會跟非基督徒的朋友們相處,甚至久而久之我們的生活中只有基督徒的朋友,而把非基督徒的朋友排在自己的生活圈之外了。
其實,我們應該反過來多跟非基督徒的朋友相處,使我們更精準地知道我們站在世界的什麼位置,更容易進入世界的宗教、文化與社會視角,並學習保羅在使徒行傳中的敏捷與智慧,更多幫助我們理解其他宗教信徒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背後的價值觀,從中思考我們可以切入的接觸點,成為一個真正進入世界,又不屬於世界的基督徒。
在接下工場動員對M國跨文化宣教的角色之後,常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同工們一起分享推動跨文化宣教工作上的一些難處,但很感謝神也因此有機會看到我們在跨文化宣教上的一些盲點與機會,使我們能站在現今的跨文化、多元信仰、後現代的處境中,不斷學習成為見證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