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麗明
我們有自由去行該去行的,也有自由不去行不該行的。
避風港
1980年代,我在香港教書,很羨慕緊鄰我座位的一位同事。她個性甜美、氣質優雅,對學生有愛。更讓我好奇的是,她每早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總是低頭唸唸有詞。我問了她,知道這叫做「禱告」。我開始對禱告好奇,心想:「如果禱告也能讓我氣質優雅,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她把耶穌介紹給我,並在聖誕節帶我去佈道會。我還記得牧師說:「你現在的生命像不像一條在汪洋大海中的小船?不斷漂泊,不知往哪裡去,也找不到避風港。接受耶穌吧!讓祂引導你前面的道路,讓祂成為你的避風港!」我淚流滿面,並舉手願意接受基督成為我的救主。
因為害怕麻煩,我不敢讓遵行傳統信仰的夫家知道,仍然照樣每天傍晚為祖宗牌位點香。但我偷偷開始讀一本英文聖經,是大學時主修一位美國神父教的西洋文學的「輔佐書」。當時對它有心卻無力,直到多年後的此時願意信主、想進一步認識,卻又求助無門。不幸的是,後來被家人發現了,立刻當著我的面撕毀了這本薄頁紅邊、漂亮昂貴的聖經。這件事像是婚姻忍氣吞聲的引子,但上帝好像都知道!祂好像一直在那兒,沒有棄我不顧。
萬事互相效力
12年後的暑假,我帶著3歲的孩子「逃」回台灣的娘家。因為我當初的一意孤行,疼我的父親氣到幾乎失心,後來我的職涯堪順,生活面也總是報喜不報憂,加上歲月也多少彌平了一些情緒。我把自己所受的折磨據實相告,父親直接了當地說:「留下來,不要回去了!」二話不說讓出了他的床給我和孩子,自己睡在客廳。我也立即找到高中的英文教職,開學後爸媽一同照顧我的孩子,家中頓時生氣盎然,日子開心許多,神真的讓萬事互相效力!
上帝都知道我的需要!祂帶我進入教會,透過講道及肢體生活中,我漸漸更認識祂和祂的話語,明白祂與我不離不棄的關係。於是我求道若渴,遵行祂的旨意,也認真在日常生活中尋求祂的同在,經歷祂是又真又活的神。
自由的框架
與神親密的喜悅與幸福感,非外邦人所能營造或瞭解,人憑己力營造幸福的結果也只是捕風。日日親近神也顛覆了我對「自由」的理解。真正的自由仍然需要在某個框架內行使,否則就會淪為放任。神的兒女遵行神的旨意可以得到完全的自由,因為我們有自由去行(freedom to)該去行的,也有自由不去行(freedom from)不該行的。
回想我大學時期開始流行後現代主義、摒棄「框架」,在課堂中讀文學作品時,我們被教導:不要受傳統僵化的「道德觀」所綁架,人的行為即便脫離了既有的「框架」,只要他的行為不妨害到他人的自由,其他的都屬他個人自由的權限。或許這思潮令人覺得終於擊開了「捆鎖」,但幾乎誤了我大半生。人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造成別人虧損,甚至帶來悲劇,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主啊!我感謝祢!因為祢終於救拔我,讓我離開為奴之地、得釋放,可以盡情敬拜祢、愛祢。
(作者為板新分堂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