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建國
小組團契生活有重溫性、全面性、關照性、感染性幾種特點。
享受神賜恩福的聚會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一三三1)詩人這句話在說:美善來自弟兄的和睦同居。再擴大一點解釋:弟兄(含姊妹)在一起時要追求和睦,彼此相愛,最好操練和睦,學習相愛的地方是在團契和小組。
一個大教會主日大堂崇拜,除了聚會前碰面點頭含笑,略事問候就各自坐定位,安靜等候聚會開始。及至結束,大家又匆匆離去,想多談兩句也不容易,何況可能不是參加同一堂聚會,所以主日重點在敬拜,在用詩歌讚美神,在聆聽講台牧師釋放信息,教導神的話。主日崇拜並不是一個交通、互相關懷、操練合一和彼此相愛的理想場所。
教會為填補這方面的不足,才會有不同年齡層的團契,每月數次固定時間聚會及每週的小組禱告時間。「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來十25)這停止聚會放在初代教會的時空環境,恐怕指門徒奉主名偷偷在私宅、墓地、曠野禱告、見證、聽使徒傳講主耶穌教導,與今日團契聚會形式更加接近,所以如果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只有主日敬拜而不參加團契小組,意味這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並不完整,雖非停止聚會,至少是有一大半神的恩典和賜福被自己輕易地倒掉了。
團契生活的四種美善
小組團契生活有重溫性、全面性、關照性、感染性幾種特點。重溫性是以當週主日講台釋放的信息內容或經節趁記憶鮮明拿來分享。「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詩一一九130)小組中有的人領悟較深,把自己所思所見拿出來加強印象,陳述見解,堅定信心,是第一種美善。全面性,小組之中務要每一位家人的現況、問題、喜樂憂慮都被注意重視到,切不可只關注部分人,老為這些人禱告,小組成員逐漸產生家人間相愛的「歸屬感」,是第二種美善。
第三個美善是關照性,關照每一位小組弟兄姊妹健康、家庭、工作、家人的大小問題,這些問題經常有延續性,所以必須筆記記錄,每次關照問題進展直到問題消失。特別是現在很多組員家中都有年長父母、未婚子女,他們的方方面面在小組中常予關照,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第三種美善。
第四個美善是感染性,一位小組成員的生命見證,面對健康、艱難、逼迫、挑戰時不僅靠主站立得住,且依然不間斷參加聚會服事,主動關懷別人,為他人代禱,那種在基督裡展現的生命力,絕對是其他人的榜樣和激勵,這是第四種美善。
「施比受更為有福」,這施不僅是給,也是服事,在小組中多關懷別人,多為人禱告,多參加服事,是基督徒在團契小組中操練敬虔、見證基督的蒙福關鍵。(作者為雅斤團契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