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益成
卑微不起眼的蚵殼,卻是尊貴合用的器皿。
台灣許多鄉鎮各有其獨特的農漁產,例如:屏東蓮霧、玉井芒果、關廟鳳梨、大甲芋頭……,當提到嘉義東石,直接聯想到的非「蚵仔」莫屬。一般人對蚵仔的印象大多是生鮮肥美的樣貌,或是蚵仔煎的美味。然而走進這個以鮮蚵聞名的鄉間,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簍簍黑色膠筐盛滿的蚵殼,整整齊齊地堆放在路旁紅磚矮牆邊,偶爾會看見剝蚵殼的婦女辛勤地工作著。這整齊堆放的蚵殼,到底有什麼用途?等著被回收到何處?
因著團契的短宣隊,三年多前第一次來到東石鄉這個緊臨布袋鎮的地區,「過溝」。當年對這初訪之地,因著陌生以及各樣匆忙,除了廟宇、魚塭和幾處廢棄的紅磚屋之外,無暇注意太多周遭的景觀。然而這次隨著短宣隊再訪,最吸睛的竟然是整齊堆放的蚵殼—一種看似毫無價值的廢棄物。
尋求「蚵殼」用途的解答
「蚵殼究竟有什麼用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尋求解答。過溝教會的清安牧師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在地人」,也是最方便詢問的對象,他的答案應該也正確可信。
「竟是這種用途啊!」得知答案後心中確實有些驚奇。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唯一的「台北俗」,我開始詢問短宣隊友們同樣的問題。「這……我還真不知道耶」、「聽說是磨成粉……」,有些人確實知道它的部份用途,但不是它最大宗的用途。
於是,我靈光乍現,將這個問題當作與日托站長輩們聊天的話題,心想:這是他們最熟悉不過的,肯定聊得起來,話匣子一打開,心或許也就開了。因此在日托站的手作活動時,除了身兼攝影同工,拍下一張張色彩豐富的照片,同時看見一雙雙拿著彩筆、黝黑粗糙、經歷風霜的手,或許這也是經歷過剝蚵殼的手:「阿嬤,妳有剝過蚵仔嗎?」我問道。
「有喔!」「半夜一點多就開始剝了,為了要趕給早市的買賣」「剝1斤工錢大約是二、三十塊錢,手腳快一點的20分鐘可剝1斤大顆的……」,真實經歷的答案一一浮現。我又問:「蚵殼究竟有什麼用途?一簍一簍都送到哪去?」有人回說:「這些都拿去絞成飼料,雞蛋殼比較硬喔!」「有的拿去鋪路啦!」然而,我一直等不到清安牧師給我的答案,於是我直接以答案來確認真實性:「聽說這蚵仔殼是拿回去海裡養蚵用的?」「喔,對啦,嘿那卡好ㄟ都拿去穿洞,再放到海裡去。」
經過磨塑成為貴重的器皿
「健壯的」蚵殼最終是回到海裡去,成為蚵苗再次附著生長的溫床,成就一次次豐盛的採收。這「蚵殼的異象」引發我思想到神要我們成為「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好比蚵殼經過風浪的洗禮,變得堅固而有價值,而我們經過神的試煉和磨塑,也能成為祂所喜悅的;雖然卑微,如同蚵殼一樣不起眼,但在神眼中卻是尊貴合用的器皿。神也揀選世上愚拙的、軟弱的,要叫他們不是倚靠自己的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神的大能,相信神會賜下恩典和能力,以至於我們能在各方面彰顯祂的榮耀,傳揚祂的福音,就像「健壯的」蚵殼能夠孕育新生命一樣,我們也能夠在神的國度裡結出豐盛的果子。
這次的短宣,7位隊員一致認同是一次團隊服事的美好見證。有些隊員原本互不相識,然而從籌備期間開始的任務分配到短宣時的服事配搭、生活共處,真實經歷了互相效力的團隊事奉,留下傳福音、報喜信的佳美腳蹤。
過溝清晨的微風、紅黃色交錯綻放的花朵、老舊的紅磚屋、一雙雙經歷歲月刻痕的手,還有那一簍簍排列整齊的蚵殼,讓我們相約「過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