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家驊
使命的核心不是任務的內容,而是呼召我們的主。
過去很多時候我們把好的基督徒、好的門徒,理解為教會的聽講者、短宣的參與者、或聚會的邀請者。去完教會後,很少聊到今天上帝對我說什麼,反而有很多時候心中想的是:「今天牧師講道滿無聊的。」、「今天的牧師體力好像不太好。」、「今天的笑話不怎麼樣。」無形中我們的心態變成了消費者。當我們講到宣教的時候,是講體驗宣教的感覺。當我們講福音的時候,是在想我有沒有邀人來教會,重點不是我要傳福音,而是我把人邀來了讓牧師或口才好的來跟他傳。
新約中的門徒圖像
回到新約聖經來看門徒圖像。福音書中,當耶穌呼召門徒來跟隨祂時,他們就放下手邊的事,來跟隨耶穌。門徒是為了跟隨而願意放下的人。換句話說,跟隨耶穌的人,如果從來沒有為了主放下過任何事情,他大概從來沒有真正的跟隨過。
此外,使徒行傳裡面,門徒並不只有彼得、雅各這些教牧界的名人,還有許多無名的傳道者。事實上當耶路撒冷教會大受逼迫的時候,真正出去宣教的是那些聖經都沒有記錄的無名宣道者。
第三,從教牧書信來看,門徒是福音的見證者。書信作者對基督徒的勸勉是:因為上帝是怎樣的上帝,因此我們怎麼做。我們看到新約中的門徒,不是高舉某個宣教明星或佈道名嘴,而是每個耶穌基督的門徒都承擔使命,是跟隨者、是無名的宣道者、是福音的見證者,我們如果以此來思考教會如何培育門徒,就會有很不同的想法。
英文有個字 missional discipleship,中文翻譯成為「使命門徒」。mission本身意指使命,也是宣教。真實跟隨耶穌的人,必然過著宣教的人生。因為我們既然說自己跟隨耶穌,耶穌又是宣教的上帝,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那我們如何能夠說一個人有各樣服事但是不宣教?
「使命」與「門徒」
我們進一步把「使命門徒」拆開成兩個字來說。第一,「使命」不是來自我們,而是來自上帝的呼召。很多時候我們把「使命」私有化、個人化,暢談我的人生使命是如何。其實真正的「使命」不是自我建構出來的,真正的「使命」必然有個呼召者,是來自上帝的呼召。因此當我們談「使命門徒」時,其實是回應耶穌說放下你的魚網來跟從我的人。我們評估這一生有沒有完成「使命」的標準,不應該是我有沒有達成自我設定的標準,而是我有沒有忠心回應上帝的呼召。
第二,上帝的使命和自我啟示的行動,是我們回應的基礎。如果上帝沒有向我們自我揭露祂是誰、祂要做什麼,我們是無法回應的。因此門徒最終生命焦點是上帝的自我啟示,是耶穌基督。
也許上帝給你的負擔是緬甸,但是你回應的是耶穌基督,而不是去緬甸。在回應的過程中,也許需要去緬甸,但別把任務跟呼召的主混為一談。我們很容易在尋求時說:「上帝啊,你說去哪我就去哪,求你向我顯明。」等到上帝顯明了一個工場,就把上帝擺到一邊:「好,上帝沒你的事了,現在看我的表演,我要來回應你的呼召了。」基督徒一不小心就落入這樣的陷阱。我們在不確定性當中緊緊地抓住神,一旦知道上帝給我們的使命後,想盡辦法要完成使命,卻不一定是用上帝的方式。使命的核心不是任務的內容,而是呼召我們的主。
那「門徒」是什麼?我很喜歡曾金發牧師在《某確類》書中的定義:門徒就是認識耶穌、跟隨耶穌、效法耶穌、越來越像耶穌的人。學習跟隨耶穌最重要的管道,是親近那些跟隨耶穌的人,透過跟他們相處去學習。所以我們在談門徒時,並不是走完壘包任務解鎖,而是認識耶穌、跟隨耶穌、效法耶穌、生命越來越像耶穌的人,最終他人生各領域的主權都降服在基督的王權之下。
因此把使命和門徒放在一起理解,回應上帝使命的人就是門徒。真正跟隨耶穌的人,耶穌做什麼他就跟上,耶穌是那位宣道的上帝來到我們當中,他也照樣去行。因此我們怎麼可能把門訓跟宣教切開來,一分為二?
培育使命導向門徒的原則
這裡我提出4個原則,幫助我們去思考如何培育回應使命的門徒。
首先,真正的門徒對福音有認識跟經歷。福音的核心不是一套教義,而是耶穌基督上帝成為人在我們當中。因此當我們說對福音的認識時,是對基督的認識,也包括經歷福音的大能。
其次,我們活在快速變動的全球化社會當中,需要培育人們對處境的理解跟回應,有意識覺察自己如何受到時代精神的影響,以及福音有什麼話要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訴說。
第三,我們對未來越來越無法掌控和預測,在快速變遷的時代預備培育門徒時,要對風險有基本的預備和承擔。一方面我們需要讓他們生命是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但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培育他們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最後一點是整全使命的宣教人生。上帝的宣教使命呼召一些人做全時間的跨文化宣教師,也呼召所有的人在我們所在之處成為宣教的人。我們需要繼續鼓勵人承擔跨文化宣教,也需要鼓勵所有的人在自己所處的職場、所在的位置來見證福音,這是整全的福音。(2019年7月4日於宣教團契分享,宣植部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