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世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會,但是仍有很多理由讓我們聚在一起。
每逢背誦「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們可有體會其中的深意?基督徒的教會生活經歷千百樣,在不同時空下對教會的體悟也隨際遇而變化。從慕道、信主、委身服事,或遭遇挫折而疏遠退縮,基督徒和教會實際上脫離不了關係。
什麼是「教會」?聖經中關於教會的宣稱、領袖、文化、組織、形式、事工、族群、團契等議題,該如何詮釋與應用?藉此探討、思考教會本質與信徒實際的教會生活,讓我們從「何必上教會」的困惑中,倚靠主恩,經歷更多「樂在教會、愛在其中」的釋懷,同心活出神對教會的見證。
你是怎麼來到信友堂?來這裡多久了?為什麼會繼續來?信友堂是你參加的第一間教會嗎?如果不是,是第幾間?
我的「搬家」經歷
我的家鄉在馬來西亞,大概5歲時全家信主,在砂勞越美里福音堂聚會,多年來這是我唯一的教會。在神學院就讀、教書時,除了需要在不同教會實習、服事之外,我和師母、孩子都固定在一間教會聚會。
在台灣讀神學碩士時,上帝透過信友堂來找我,於是來到當時沒有牧者的內湖信友堂。從那時起,我和信友堂在主裡連結,一直到今天。
「何必上教會?」
「何必上教會」是聚焦在感受上,帶著情緒、夾雜認知的體悟—既是強調不想來教會的情緒,也是對教會生活的困擾、不解和不適應的掙扎。這個「何必」可能因情感受傷而有困擾,或是認知到教會有不妥當之處,於是對教會的參與、歸屬感跌宕起伏。然而,以批判的角度來看教會是否讓「我」滿意,會不會又把「我」的觀感看得太重要了?
楊腓力在《何必上教會》一書中描述:「心愛的詩歌被會眾唱得七零八落;聖經被讀得破破碎碎;禮拜的儀式冗長空泛;講壇信息貧瘠、言不及義;教會中瀰漫著麻木不仁⋯⋯」這些是否能成為我們不上教會、不斷換教會的理由呢?
Simon Jones也在《再思教會真義》中提到:「假如教會明天就消失了,你會感到可惜嗎?教會真的在乎我嗎?為什麼我還要去教會呢?」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會,雖然我們都帶著破碎、孤獨和缺欠,但是仍有很多理由讓我們聚在一起。
聖經裡論到這種「何必」的心情其實很多。初代教會時期,苦難逼迫、異端邪說是猶太基督徒離開教會和信仰的兩大因素。除了羅馬帝國的逼迫,他們也面臨從猶太信仰轉向認知「耶穌基督既是上帝的兒子,祂也是神」的思想衝擊,於是異端邪說趁虛而入,使他們對教會、信仰產生懷疑,在教會生活中感到困擾和傷害,「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來二1)
歸屬感的掙扎
一個信徒從慕道、初信造就、成長,在教會中委身、服事,這一路走來如果沒有歸屬感,就不會有成長的際遇和動力。這份歸屬感的產生,難在哪裡?
1. 不友善
沒有愛心,感覺很冷漠,不夠友善。
2. 優越感、不容質疑
我們在教會久了,很容易出現「你有病、我有藥」的心態—任何人一踏進教會,我們就想推銷自己的「藥」,讓對方知道自己有「病」。很多年輕人和知識份子對教會感到疑惑:「似乎不能質疑所謂正統的教導,好像來到教會就得腦筋打結、思維關機」,這種氛圍令人卻步。
3. 教會群體或領袖言行不一
4. 僵化的二元論、聖俗二分
如果在信仰上稍微用心,好像就和世上生活有所衝突,或意識到自己在世上的責任、牽掛時,踏進教會就感到格格不入。
5. 你認同我 vs. 我接納你
Simon Jones生動地形容:「人到了教會,似乎需要簽一張信仰說明書—當我認同你的信仰,你才會接納我。」例如受洗前需要上基要真理班、跟牧師聊一聊、受洗時要跪著回答「是否相信耶穌基督」;當一切都「符合要求」,才能受洗歸入主名下,成為教會的會友。
有些弟兄姊妹感覺在教會生活中沒有被接納,或是好像得成為某個樣子,才能被接納。耶穌的模式和今日教會不一樣。祂走到當時法利賽人、猶太百姓都不想靠近的人群中,祂是「我先來接納你,再讓你慢慢認同我」。
6. 個人因素 vs. 群體因素
在福音信仰裡,個人和群體一直處於相對面。有些教會過於高舉個人而忘卻群體的重要性,有些教會則過於看重群體,卻忽略個人的感受和需要。每個教會有不同的文化傳承,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不認同教會的理念或作法,此外,個人的工作、生活壓力、搬遷等也可能對教會歸屬感產生影響。
從渴慕到游離,怎麼了?
在不同時空下,我們對教會的體悟會隨際遇而變化—在順境中覺得很開心,遭遇逆境時又感到懷疑。信友堂強調團契,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新朋友:「我們非常歡迎你來崇拜,更期盼你能加入年齡、屬性相近的團契。」很多弟兄姊妹一開始加入團契覺得不錯,但時間一久,掙扎就來了,很多人因此覺得在教會裡「遠觀就好,日子比較安全」,於是漸漸成為游離的基督徒—不進入核心,只在外圍遊走,或是喜歡去大教會,來的時候像一滴水,走的時候彼此無傷:「反正敬拜上帝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福音派教會曾經流行一句話:Jesus yes, church no.(耶穌吸引我,教會傷害我)雖然教會是上帝的家,弟兄姊妹要彼此接納,但有時仍免不了衝突的場面,有人因此無法接受,即使教會沒有問題,還是換了教會。當人一再經歷這種景況,最後不只是換教會,而是對教會徹底失望。
我瞭解「教會」嗎?
什麼是「教會」?我們真的瞭解「教會」嗎?「我信上帝,我信我主耶穌基督,我信聖靈」,我們學習在基督的身體裡不斷成長,既是屬靈的有機體,又是地上的組織。教會是在聖父、聖子、聖靈之下而有的,和世上所有的組織不一樣,如果離了聖父、聖子、聖靈來談論教會,就與世上各種思想、哲學沒有兩樣。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教會既是聖的又是公的,「公」可理解為公平、公義、通情達理,但是很多基督徒在教會生活遇到困難時,覺得教會既不聖又不公也不通,對「我信」可能也不那麼堅定了。我曾問過一位神學生:「你認同教會是聖而公之教會、是聖徒相通嗎?」他說:「我信聖徒相通,但不信信徒相通。」他的意思是,「聖徒」是相通,但我們是「信徒」所以不通,如果搞得通,就是聖徒了。
「教會」,是道在人間
上帝創造我們的志、情、意,神的話啟發我們,使我們漸漸多知道神,神的道也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能思考人生、教會、上帝,以及上帝與我們的關係,而我們與這世界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教會,是上帝救恩的心意在地上顯明,不能孤立於社會,基督徒也不可能脫離世俗的挑戰。道在「人間」是真正的人間,因此教會需要和社會保持連結—有關懷社會的視角,並學習聆聽世界,知道他們想什麼,以及如何與他們對話。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影響,不斷嘗試以神的心意、普遍啟示來發揮文化責任,並思量如何解決問題,我們也當以同樣的思維脈絡,殷勤反思教會面臨的各項議題。
(2019年成人主日學「何必上教會?—教會論與教會生活」,劉怡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