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迺駿
我們曾經向基督敞開過大門嗎?我們邀請過祂進來嗎?
開門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以上這段信息經文,是斯托得(John Stott)回想他在17歲時,回應納許(Eric Nash)牧師的講道:「面對被稱為基督的耶穌,我該怎麼做?(“What Then Shall I Do with Jesus, Who Is Called the Christ?)」後,所寫下的回應文:「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關鍵問題:『我們曾經向基督敞開過大門嗎?我們邀請過祂進來嗎?』—這也正是我需要向我自己提出的問題。因為從理智上講,我一生都在門的另一邊相信耶穌。我經常掙扎著通過鑰匙孔祈禱;我甚至從門縫下塞過一些錢,試圖打發門外的祂。我受洗了,是的,也受過堅信禮。我去教堂,讀聖經,有崇高的理想,努力做好事,行善。但一直以來,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與基督保持距離,讓祂待在門外,因我知道打開門後,可能會帶進來重大後果。」從這封信開始,納許每週給斯托得寫一封信,指導他在實踐基督徒生活中,打開門,生命因而循序發展和成長。「我深深地感謝祂讓我能夠打開門。回顧過去五十多年,我意識到這個簡單的步驟,改變了我生活的整個方向、過程和品質。」
看我們所「是」
時光荏苒,斯托得一生留下紮實信仰根基,藉著諸多的著作,深深的影響了當代及其後的基督徒們,成為效法基督的生活實踐典範。2007年斯托得在生前最後一篇講道(“The Model Becoming More Like Christ”)中,依序藉著三段經文(羅八29;林後三18;約壹三2),深沉地提醒各個教會及信徒,當我們開門後,面對面見到主的面容那一刻開始,往後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從「效法祂的模樣」、從而「變成主的形狀」、好讓世界(藉著我們)「得見祂的真體」。斯托得將此稱為「基督形象」(Christlikeness)的生命效法,世人不會單單只聽我們所「講」的基督,而是要看到我們所「是(being)」的基督是誰?最有效的傳講,都是發自於那些言行一致的人,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所傳的信息。基督徒必須要按自己所講的,去「是」出來,人傳永遠比言傳更能深入人心。
86歲的斯托得,留給世上信徒的最後話語是:「神的目的是要我們更像基督,願我們彼此勸勉!父神使我們更像基督的方法,是賜下聖靈充滿在我們裡面,換言之,這就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