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詠霓

教兒主不是給,而是一種得。

「好人」的迷思

我是在台灣長大的四年級生,成長在儒家思想的中國家庭,深受人定勝天、見賢思齊焉⋯⋯的觀念影響,在忠臣、偉人的傳記中長大,年輕的時候還常常抄錄許多格言名句自我勉勵,覺得自己雖不能做聖賢也應該可以做個所謂君子、好人吧!可是抄了這麼多格言名句,我還是偉大不起來,覺得很無力⋯⋯。

雖然很幸運地跟著台灣經濟發展一起成長,但是物質生活的改善,並沒有解決我內心的問題,除了罪惡感和自卑,會經常懊悔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為如果有人事先提醒、教導就好了,這個情結讓我後來很想當老師,彌補這個缺陷。

大學時,我在弟弟帶領下信主,但完全不明白聖經真理或耶穌的救贖。加上儒家思想的背景,對真理不清楚的我,有著這樣的刻板印象:成為基督徒就會變成好人、教會裡都是好人;但裡面老我的生命、過去的習慣仍然如影隨形,雖然進了教會,我還是原來的我,並沒有神奇的改變,這讓我在初信階段內心的衝突和矛盾更大,我不想做一個戴面具的人,讓我有陣子很想放棄不來教會。

沒想到剛來教會不久就有人邀請我教兒童主日學,我立刻答應了!常常輪到我要教課,就不能不來啊!就這樣兒主的服事讓我度過那段信仰的搖擺期。直到在團契查經讀到羅馬書第五章7–8節「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當下覺得太奇怪了,完全不懂也很難接受,罪人是犯錯的,好人才是對的,才值得被愛啊!神應該愛好人才對,神愛罪人是什麼意思?而且還愛到替他死的程度,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徐亞倫長老正好在青年團契作輔導,他耐心向我解釋耶穌代贖的真理,真的是無比的愛,完全顛覆我過去的認知,耶穌救贖和饒恕的愛是儒家思想和這個世界所沒有的,我開始進入基督救贖的真理,同時解開了作好人的迷思,認識、接受自己不用也不必是個好人,跟我弟弟一樣也是蒙恩的罪人,有一種得到釋放的自由和開心,最棒的是我開始照鏡子了喔!從過去那個努力作好人卻不喜歡的自己,開始喜歡那個被耶穌饒恕的罪人了。

兒主教會我的事

教兒主還要學習面對挫折。教可愛的小罪人,讓我看到自己的有限和不足,常常覺得自己沒有教好、課室秩序沒有管好、很多預備的東西沒有說出來、課程常常在一場混亂中結束,可是下次還要繼續教,怎麼辦?跟大家分享我幾十年的心得,我學到不把兒主當成肯定自己和成就感的來源,而是對神甘心樂意地奉獻,「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神用這句話提醒我,讓我不再給自己每次教學打分數,反而在面對服事的挫折時可以感謝神,神的話再次讓我在服事上自由,到今天還可以繼續教下去。

每次課程的預備幫助我更深入體會、咀嚼聖經真理的豐富涵義,進入聖經的世界,在教之前我自己就先得著,我覺得教兒主不是給,而是一種得。尤其看到孩子們長大後留在教會服事,成為傳道,團契同工,兒主老師,真是最大的福氣,好感恩!

教會和主日學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在信友堂信主、結婚、生子、成長、服事,教會就是我的家,生活中每每遇到困難、挫折,教會就好像我的娘家,是我第一個想去的地方,牧長和肢體的扶持和禱告帶領我走過許多的人生的低谷。

從搖擺到堅定

剛剛提到主日學的服事不只帶我走過信仰的搖擺期,我更在其中學習成長,剛開始服事時不但不熟悉聖經,什麼兒童心理、教學法、背經法⋯⋯全部不會,一個想作老師的心願,我竟然就敢答應。不會可以學啊!那時候只要有任何相關課程,教會都會鼓勵、支持我出去上課,就這樣慢慢土法煉鋼式地一步步學。現在更方便了,教會每年都舉辦師資訓練,我幾乎從不錯過,有一次師資訓練,文嬿老師的教學相信老師們都收穫很多,送禮自用兩相宜。

我可以這麼久地在兒主服事,除了先生的支持,還要謝謝女兒,因為她小時候很黏,離不開我,她很喜歡上主日學又一定要我陪,為了陪她我只好每週都在,不如乾脆每週來教好了,就這樣開始了我跟主日學不離不棄的連結。神也用週復一週的教兒童主日學和教材的研讀,讓我這個門外漢很快對新、舊約有初步地了解,我覺得這是神為我量身訂做的,就因為不懂、不會,所以神給我機會更多裝備和操練。

在兒主40年,除了啟蒙班是康師母來了才開始,幾乎每個年齡層我都教過。小孩實在太可愛了,世界上不能沒有小孩子!跟孩子們接觸互動,看著他們成長,是最快樂的事,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