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來昌
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方式、態度、參考以及選擇,我試著用比較簡短的時間來說明這個體系。
我們基督徒跟這罪惡世界的關係是怎麼樣?最流行的說法,就是基督徒對世界的態度是「我們要改變他們」。不僅改革宗這樣想,靈恩派也是這樣,只是靈恩派用的是比較煽情的字眼,例如翻轉、發揮影響力。我採取的是聖經、馬丁路德、加爾文、基督教傳統一貫的想法(當然作法上可能有很多不一樣)。
理查.尼布爾(Richard Niebuhr)寫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基督與文化》。他把基督徒跟世界的關係歸納成五種,我覺得這樣分法不太好,提出來說明:
第一種,(尼氏說是基要派)覺得基督徒跟世界是敵對的,勢不兩立。世界是罪惡、墮落,我們是屬神的人,絕不愛世界。
也有很多人批評,基要派對世界是採取了錯誤的態度,一個是敵對,一個是冷漠、不關心,覺得我們除了傳福音以外就沒有什麼別的事要做。其實這說法是對基要派非常不瞭解。基要派其實不是不管人間,他們不但積極傳福音,也參與政治,非常積極地想要翻轉或改變這世界。包括在十九世紀、廿世紀初的基要派、美國南方,一直到今天反對同性戀等等,他們所做的都是希望用所謂的基督教原則來改變這罪惡墮落的世界。包括在當年基要派很得勢的時候,他們也希望全面性地修改美國憲法,包括喝酒是有罪的。不過,他們沒有成功。這在今天的台灣也重演了,就是希望能用法律來禁止同性戀。我認為同性戀是錯誤的,但我覺得去反對是很愚蠢的。
第二種,(尼氏說是自由派),覺得基督徒跟這世界是水乳交融,根本沒有任何衝突。不但如此,基督教根本就是這世界文化裡的一個產物,世界、歷史怎麼變,我們就怎麼變。
自由派對神、神蹟都看得很淡,其實我認為他們是否定。像在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有些自由派基督徒一方面對聖經權威大大不相信,一方面基本上對共產主義都非常喜歡。
我覺得自由派和基要派很像,其實不太想要改變世界,他們是讓世界來改變我們的信仰。基要派會覺得讓世界來使基督教更有效率,左派自由派會覺得基督教更需要學習這些社會主義的東西。
今天我看到很多很聰明的基督徒(包括那些參政的)說我們要改變世界、教會要跟世界多接軌,我都不覺得他們是想要用信仰來改變社會,反而是要教會多學習一點世界的精神(包括組織等各方面),被社會來改變。
我覺得這第一、二種的態度都非常不恰當。
第三種,尼布爾說是天主教的立場。天主教覺得基督教跟這世界(或理性跟信仰)的關係是無縫接軌的,純粹用理性或世界文化意識形態來思想、作為是很好,多多益善,雖然不能帶我們到上帝那裡去,但可以在這世界上有很多貢獻。也就是把基督教跟世界的對立降低很多:基督教文化比較高一點,世界的文化低一點,但我們也不能沒有世界文化。
第四種等一下講,先說第五種,尼布爾說是加爾文所提出來的,就是改造文化:我們把這世界翻轉過來,用我們的信仰、思想來改變他們。但尼布爾寫這些東西時,我覺得沒有太多證據引用到韋伯資本主義的精神。
上面說的第一種是衝突的,第二種是附屬的,第三種是比他好,可以接,第五種是我們把它改造過來,不管好壞。現今在教會裡,包括華人教會最流行的就是第五種:基督徒作鹽作光,改變世界。至於怎麼改變,大家也都不用腦筋,喊口號而已。但是改來改去,我看基督教裡所提出來的都跟世界差不多,世界講得比基督教還好得多。
第四種,(尼氏說是路德的,其實不是路德的,我覺得他也說得不對),基督教跟這世界文化是一種衝突又合作的。我覺得不是路德的,整個正統基督教傳統都是這樣。這也是我今天最後要介紹的「兩國論」:我們在這罪惡的世界,基督徒有兩種身分(只有基督徒有):有神國子民的身分,也有世界國度子民的身分。
神是這世界的創造者,也是獨一的管理者、救贖者、審判者,是成全萬有的,這世界完全在神的掌管中。這只要是正統基督信仰,沒有一個人會反對。除了後來的新派、衛斯理宗對「上帝有沒有掌管每件事」慢慢有點動搖:因為這世界邪惡太多,如果說這些邪惡的事也是神掌管,好像對神不大好。他們就想在這方面鬆動一點,這是不對的,不過我們不去談它。
(2015年1月成人主日學「實用倫理學」,呂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