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盒子
有愛的心是恩慈忍耐,它不嫉妒也不張狂。
繼續閱讀
作者:盒子
有愛的心是恩慈忍耐,它不嫉妒也不張狂。
繼續閱讀
作者:林宗禧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基督教家庭,從小我所認識的神明,都是人手所裝飾的木頭偶像,就是台灣傳統信仰文化。
我的祖母非常迷信,甚至常常住在廟中沒有回家。童年的記憶中,曾經搭車好幾個小時,進入鄉間,接著又進到沒有路標、沒有柏油的地方,與父母和家中長輩下鄉找祖母,還得在廟裡與廟祝、乩童測字問事,跟神明擲筊,最後總會在起爭執後,祖母才肯跟我們上車回家。宗教夾雜家族複雜的經驗,讓我一直對有宗教信仰的人存防備之心,也常自義地論斷這等人的行為,是否與他所信的相稱。
大學四年級時,系上有一位教授,我一直認為他是基督徒,因他辦公室桌上放了一本聖經。教授在課堂中傳達的一些道德觀念,讓我覺得離譜,踩到我心中「這等人的行為,是否與他所信的相稱」的線。我為了指正他,找來一本新約聖經,從馬太福音開始讀,希望能用聖經的觀點來與他理論。初次讀聖經,是把聖經當作孔孟聖賢書來讀,後來發現聖經的話語常常在心裡迴盪,這讓我有這麼一點點覺得上帝似乎存在。直到我讀到馬太福音七章三節:「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當下就被光照,知道神是真實的,原本的動機也完全被神扭轉,不再想著批判與論斷,繼續讀經單單為了想更多認識神。
後來向神禱告祈求,盼能受洗歸入主名下,隔週就在聚會所的特會中受浸禮。感謝神,當時有位全時間奉獻的弟兄帶我讀初信造就材料,幫助我更多認識神。之後我來到信友堂,並在青年團契聚會,幾個月後就到馬祖北竿當兵。當兵前有弟兄提醒我,軍隊是信仰的沙漠;但感謝神,在外島每個主日都能放島休,我就在北竿衛理堂穩定聚會,也有時間讀經靈修,在我退伍後第一個月初次讀完整本聖經。
退伍後一週,參加青契的泰北短宣隊,是我人生第一次短宣。當時短宣由倪執中主任帶領短宣隊員們參訪了泰北多個福音機構、學生中心、金三角地區華人村落的教會,瞭解神的福音工作是不眠不休地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許多宣教師也奉獻自己的一生待在工場,那時心裡很受感動與激勵,對宣教的負擔也一直放在心裡。
2008年進入職場,也進入信友團契聚會。在煒紅姊的扶持和服事榜樣下,學習委身穩定的服事。固定週週接待團契新朋友、帶新朋友讀四律決志,以及和幾位弟兄同工們彼此激勵、代禱,總讓我在服事中靈裡滿足。感謝神的帶領,我也在信友團契中,認識了我一生的牽手其頤。我和其頤是在接待新朋友的服事中彼此認識,一起服事主,交往後仍持續在信友團契中一起服事。其頤在各樣愛主的事上,總盡心竭力地擺上,在各樣服事過程中,我們也培養更深的默契。直到2015年進入婚姻,進入伉儷團契,並與伉儷團契的同工喜樂合一服事。隔年神賜給我們一個孩子,使我們成為父母,我們在伉儷團契中和許多弟兄姊妹一同分享養育孩子的經驗,在婚姻和育兒的路上彼此扶持。
我們常常數算神在我們婚姻生活中賜下的恩典,如今我與其頤一起同心經營家庭、教養孩子,感謝主我們總能有很好的溝通。神賜給我勤於持家,細心教養孩子的妻子,是超乎所求所想的恩典。經營一個以基督居首位的家庭、教養孩子一生倚靠神,是我與其頤首重的進行式,這不是容易的事情,在過程中只會看到自己在各方面實在有許多缺乏與軟弱。
感謝神,不論大小事情,我們學習交託主,持續倚靠神,靠著神所賜的信心,繼續寫著神帶領我們一家的故事。
何時信主 | 2007年3月大學四年級 |
屬靈生命中影響深刻的人 | 耿煒紅執事 |
最喜歡的聖經經文 | 以弗所書二:8-9 |
最喜歡的詩歌 | 成為我異象、靈裏生活 |
最喜歡做的事 | 與妻子和孩子享受生命時光 |
未來最想做的事 | 帶家人一起訪宣 |
最希望的代禱 | 定睛仰望神、在屬靈生命上有長進 |
最感動的事 | 聽人分享得救或蒙召的經歷 |
目前的服事 | 伉儷團契小組長、宣教團契小組長 |
目前參加的團契 | 宣教團契、伉儷團契 |
作者:蔣伯頡
前陣子再看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這本小說時,裡頭有段是敘述一封給一位有志成為音樂人,卻在面臨理想與現實掙扎的年輕人的回覆信:
「不好意思,我也無法判斷這樣的決定到底是好是壞。但是,我想告訴你一件事。你在音樂這條路上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有人會因為你的樂曲得到救贖,你創作的音樂一定會流傳下來。至於你問我為什麼可以如此斷言,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總之,千萬不要懷疑這件事。請你務必要相信這件事到最後,直到最後的最後,都要相信這件事。」
「直到最後的最後,都要相信這件事。」
我在讀這段話時,有種特別感動的情緒,讓我想到幾年前,我正在猶豫是否要參加緬甸短宣,宗禧曾經對我說過類似的一些話。我當時因自己是處在比較低潮、想要自我探索的狀態下,緬甸短宣並不是我那時會想到的計畫,只是無意間宣教同工詢問我是否有感動參加緬甸短宣,當下我沒有立即回絕,而是找了前一年參加過緬甸短宣的宗禧,和他聊這件事情。我告訴宗禧,若要參加緬甸短宣,是希望在自己有感動的狀況下才參加,為此,那陣子我認真禱告尋求,也請宗禧為我代禱。
只是過了一週,我一直沒有很明確參加短宣的感動,即使我有想過不然就去試看看的念頭,但仍然沒有勇氣做出最後決定。我記得已經延遲到要回覆給同工的時間,心想既然沒有感動,就決定不去了,不想要勉強自己。隔天早上,我打了電話給宗禧,讓他知道我的決定,並說明心裡沒有很明確要參加短宣的感動,此時宗禧和我分享,他當初也不是因為有很明確的感動才參加緬甸短宣,但參加短宣後,在過程中得到許多特別的感動。
這段話讓我對所做的決定有些猶豫,是否自己太執著要有某種特別感動的印證,才想要去短宣?後來宗禧再傳了一個訊息告訴我,他不是要勉強我去或不去,他純粹覺得緬甸短宣很值得去,也很值得認識那裡的傳道人。而我因為宗禧這適時的鼓勵,讓我願意相信他所說的那份值得,願意相信會有上帝的心意在其中,我改變了心意,決定去試看看,於是參加緬甸短宣。後續的經歷,的確如同宗禧分享的,在那過程中所帶來的感動,一直到如今仍然印象深刻。
宗禧是位讓人感到信任又很溫暖的好朋友,很願意傾聽,會適時分享他的想法和建議,以及給予很即時又持續的陪伴。記得有次我因為學校的考試失利,感到非常挫折,傳了訊息跟他說,他就帶了杯飲料來學校找我,和我聊天,為我禱告,給我打氣。當我通過考試或在我生日時,他會做張卡片給我,和其頤帶我去吃飯慶祝,和我分享他們當下的喜悅,非常地暖心。
宗禧有時也會展現他很有趣的面向和想法,聊天時,他會說出一些蠻好笑的梗,有種反差的喜感,和他聊天相處其實是很舒服的。而我最欣賞宗禧的特質是他總是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他個性低調,會默默地做事,不會特地要引人注目,即使有時候所付出的沒有被人提起,他也不是那麼介意。但鑽石永遠就是鑽石,即使在眾多石頭堆裡,總是有它特別珍貴的價值,宗禧總是讓人有那種挖到寶的滋味,越認識他,會越知道你擁有的是什麼。
和他同工的那幾年,有時看到他面對事工的進行可能不如預期,他會有心情比較低落的時候,但他不會灰心;他也是那種儘量不太想麻煩別人,卻是很能勉強自己的人,所以常常讓人很心疼他。他對信仰的追求是很誠實的,對服事的角色很忠心,負責任地做好他認為可以做到的部分,也很佩服他和同工都能維持好的互動關係,很會照顧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感覺到溫暖。
有一年我在成人主日學上撒母耳記,牧師在講述大衛和約拿單的情誼,提到有屬靈同伴的重要性,但要找到適合的屬靈同伴也不是很容易,若能夠有一兩個非常要好的屬靈同伴,時常一起代禱、分享、陪伴,那會是非常感恩的事。感謝主,讓宗禧成為我非常要好的屬靈同伴,成為彼此堅固的弟兄,非常喜歡他和其頤、亮恆這個家庭,看到主也非常恩待他們。願主的恩手持續帶領他們前方的道路,使他們所參與、所擺上的,無論得時不得時,相信主都知道,能成為主所喜悅的器皿,祝福更多身旁的肢體,從他們的身上流露出主美好的心意。
作者:葛李旭倫
台中東勢中嵙頌恩堂吳進春牧師是保羅事工扶持的傳道人,他向宣教部表示希望有年輕人到中嵙短宣,特別是到頌恩堂附近的中科國小舉辦營會,於是青年團契就組成了信友堂首次與吳牧師配搭的短宣隊。
除了在中科國小舉辦兒童營會,認識中嵙這塊土地也是此行重要任務,吳牧師花時間跟我們介紹50年前神如何開始中嵙的福音工作、安排我們到東農安養中心探訪長輩,我們也參與頌恩堂主日崇拜並獻唱客語詩。雖說這次是「探路」,但神仍深深感動我們,從行前有姊妹來教我們客語、幫助我們預備手工,姊妹會媽媽們大力的支持,一直到營會中接觸到從沒聽過「浪子回頭」故事、從未踏進教堂的孩子,以及頌恩堂吳牧師和弟兄姊妹真摯的接待,短宣隊所受的遠超過所給的。
短宣即將結束的時候,孩子圍著我們問:「聖經裡寫了什麼?」「聖經寫的是真的嗎?」「你們還會來嗎?」我們知道在這裡的服事還沒結束,願神繼續使用我們成為中嵙這塊土地蒙恩的管道。
作者:黃筱夏
我是家中第一個基督徒,在國中畢業才認識神。對我來說,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能夠認識耶穌,以後也會是。
之前有宣教師來團契分享,當時的我被感動,開始對宣教有負擔甚至還抱著期待。我想幫上帝贏回祂的羊,就像當初上帝把我從世界贏回來一樣。
中科國小是我第一次短宣的地方,那裡的孩子單純樸實,卻大多有複雜的家庭背景。我小時候家裡也發生很多事情,那時我不認識上帝,非常的孤單。這些孩子的家庭又更複雜,家境更不好。因此我特別能感同深受,掛記著某些特殊狀況的孩子,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什麼。但我知道上帝比我更愛他們,我能做的事就是為他們禱告。
我知道我們會來到東勢不是突然,而是上帝想藉由我們在這片土地上作工。我們能做的就是撒種,即使是一個微小的動作,應該都是上帝計劃中的一部分;求神引導讓未來的我能繼續用生命影響生命。
願上帝使用我成為傳揚祂名的人,願這些孩子的生命都能因著耶穌有所改變,就像當初上帝轉變我的生命一樣,也請大家持續為中科國小的孩子們禱告。
作者:余潔思
作者:楊至田
作者:鍾興政
宣教是主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在祂升天前所託付門徒的最後囑咐:「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這樣一件主所交代的事雖然是主耶穌最後的囑咐,但是它應該是我們念茲在茲、最先且最重要的關注。今年的差傳年會我們嘗試舉辦七堂聯合的宣教特會,這樣的想法就是希望將這最先且最重要的關注和七堂的眾同工與弟兄姊妹一起來思想和規劃。我們信友堂7個堂會雖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在關注宣教上卻是有志一同。當我們提出要舉辦七堂聯合宣教聚會時,各堂的牧長同工齊心贊成並花了近8-9個月時間一起規劃和同工。
去年差傳年會中,我們提出宣教種子的觀念和想法, 我們期待人人成為有生命力並且願意成長與傳遞異象的門徒,進而付之實施。現在的宣教種子就是我們未來的宣教領袖。今年我們邀請戴繼宗牧師,他是我們信友堂非常熟悉的牧者和宣教師,因著多年在宣教的實務和領導經歷, 他要用歷代志上和路加福音的經文和我們分享作為宣教種子和宣教領袖,我們應該怎麼樣一起來思想宣教並且齊心來實行;另外沈正牧師在過去宣教的經歷中篳路藍縷,為我們規劃和實現出目前的種種宣教方向。我們將在本屆的差傳年會中,聽到兩位牧師的分享和勉勵。期待我們一起來經歷這個宣教事工上重要且承先啟後的時刻!
作者:戴繼宗
宣教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仍約有7000個未得/未及之民的族群,其總人數約占全球76億人口中的百分之四十二。
身為醫生暨歷史學家的路加在所著之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當中,記載著在聖經中耶穌在地上首先與末後的話語。路加福音二章49節,路加記下12歲的耶穌所說的話:「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耶穌的父母不小心將祂留在耶路撒冷,在三天的尋覓後,終於在殿裡找著心中滿以祂天父的事為念的耶穌。
而在使徒行傳一章8節,接在耶穌的十架與復活後,路加為我們記下耶穌在地上最後40天的日子。那段時間裡,耶穌與跟隨祂的人分享了許多關於神國度的事。隨著祂升天的時刻接近,路加記錄著耶穌在世的最後一句話:「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在這些熟悉的話語當中,我們不僅有了耶穌在地上事工最後的話語,也有了耶穌託付祂的跟隨者宣教全球的大使命:從聖靈得力,以祂將福音傳遍世界的最後囑咐作為他們最先的關注。
將近二十個世紀過後,耶穌的跟隨者與二十一世紀全球的教會依然面臨耶穌「最終囑咐」的託付。宣教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仍約有7000個未得(unreached)/未及(unengaged)之民的族群,其總人數約占全球76億人口中的百分之四十二。換句話說,超過31億人口還沒有機會清楚地聽聞耶穌基督福音的介紹!也許你和我一樣,難以理解31億人口到底有多少,想像如果每一天的每一秒鐘都有10個人經過我們面前⋯⋯每秒鐘10個人,這表示在一天之內將有86萬多人經過我們面前;而一年內,也將只有3.5億人經過我們,剩下將近28億的人口要超過10年的時間才會通過我們面前。這還都沒有把世上特定地區人口的倍增成長因素考慮在內。
宣教學家告訴我們,31億未得之民的人口中,將近半數是擁有17億人口的穆斯林世界。照許多人的估計,這的確代表當今全球教會所面臨之最大也最迫切的普世宣教呼召。單在中國,就有10個未得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總共大約2500萬人,只比台灣人口多一些。而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來說,雖然在地的穆斯林人口為數不多,但上帝隱形的手卻帶進了許多穆斯林到我們當中,尤其來自印尼和泰國,進而將穆斯林的宣教工場帶到我們的家門前。就我的觀點而言,為耶穌觸及穆斯林世界在任何普世宣教的倡導中都必須是高度優先!
另一個構成這31億人口的重要部分,則是分布在亞洲及其他地區近10億的佛教徒。今年稍早,泰國北部13名少年足球隊員成功獲救的新聞備受世界矚目,國際間前所未有的協力救援,毫無疑問地將成為許多在領導發展和團體工作/事工上的個案研究。但是你知道嗎?距離那裡不遠、泰國的東北部有近2200萬的依善(Issan)佛教徒未接觸過福音。但願普世教會能更齊心同步,讓我們得見福音展開在依善族群中。
若時間允許,我們還能再談多神論的印度教世界與其近3億個神明,普世華人世界、無神論的世界(想想俄國、中國和北韓),以及後基督教/不可知論的西方世界。對於這31億未得/未及之民的族群,耶穌最後的囑咐呼召我們「以我們天父的事為念!」所以當我們在今年的差傳年會中聚集時,一個簡單的問題和對我們挑戰是:耶穌最後的囑咐是否是我們最先的關注?
內地會(現為海外基督使團)創辦人戴德生先生的第五代孫。在台灣接受小學教育,在馬禮遜美國學校完成中學課程,後回美國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及Asbury神學院就讀教牧碩士,2011年又獲該神學院教牧博士。曾在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事奉五年,在台灣校園團契做學生工作三年。1996年全家搬到香港,任海外基督使團華人福音事工人事主任,1998至2006年擔任工場主任;2007至2013年擔任使團華人福音事工動員主任與執行顧問;2014年四月應邀負責使團華人培育動員事工主任,主要協助:培育領袖、強化教會、推動跨文化宣教。妻戴柯悅敏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後獲波士頓大學聲樂演唱碩士學位。婚前曾任教於中華福音神學院、台灣神學院、玉山神學院、國立花蓮師院等。已出版三張詩歌專輯、台語專輯。同時悅敏師母投入在教會不同音樂事工(獻詩、訓練詩班、指揮、領敬拜等)、帶查經、小組、與使團配搭服務業探訪、傳福音、門徒訓練。育有三個子女:兒子戴承約(媳婦白恩琦),女兒戴承書、戴承亞。
作者:彭家勛
看重聖經、活出基督、成為門徒。
感謝主,在內湖地區漂流23年的內湖信友堂弟兄姊妹,終於要在2018年9月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定居,在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全新改建完成的會堂中聚會。相信弟兄姊妹們現在的心情就像詩歌〈耶和華所定的日子〉裡的喜樂一樣,這真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真是高興歡喜。
但除了為過往神帶領的恩典喜樂之外,此時我們正努力思考,未來如何再一次展開全新與神同行的恩典生活。馬清璽牧師與長執同工們,很清楚地知道,內湖信友堂未來的挑戰,並不在於堂會外在建築是否壯觀華麗,而在於能否凝聚全教會弟兄姊妹的屬靈共識,依照神的心意,建立教會屬神的異象與核心價值。
感謝主,過往的許多日子中,在母堂陳偉仁長老的協助下,帶領所有長執一同討論教會未來的異象與願景,逐漸勾勒出教會的屬靈輪廓,確立以「看重聖經、活出基督、成為門徒」為內湖信友堂的教會異象,再以此逐步建立教會的願景。
過往內湖信友堂以建立會堂及弟兄姊妹內在生命的建造為主要目標,但現在內湖信友堂弟兄姊妹已站在神的應許之地上了,在未來的日子裡,要如何才能成就「看重聖經、活出基督、成為門徒」的教會異象呢?
正如聖經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一2-3)。是的,內湖信友堂已成長到葉 子發旺,該按時候多結果子的時候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二十八19)。
過往內湖信友堂的宣教工作,較著重在對宣教事工的支持,如:
時候到了,內湖信友堂宣教部應在建堂逐步完成時,針對教會的異象與未來願景,重新思考宣教部未來的方向,更要配合教會異象與願景,及早規劃未來發展。整本聖經是在述說天父永恆的愛與恩典,如何不止息地擴散並普及萬民的過程。耶穌基督就是那生命源頭,要將聖靈賞賜給信祂的人,使我們得著能力,成就那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見證的應許。所以要成就「活出基督、成為門徒」的異象,除內在生命的建造外,更需要一群愛主的弟兄姊妹能走出教會,在教會外面成就生命增長的應許。
感謝主,內湖信友堂宣教部的生命需要轉變、更新,朝向——
一、宣教同工多元化:宣教部自新血加入後,即積極推動全教會的宣教工作,除原宣教核心同工小組外,更積極籌組宣教同路人,召募更多弟兄姊妹來一同關心宣教事工,更邀請各短宣領隊參加固定的宣教禱告會,共同為宣教事工禱告。
二、宣教教育的推廣:開立宣教相關課程,如挑戰視野宣教課程,也積極擴展與教會外其他宣教團體或宣教士接觸,邀請至教會分享,進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如謝麗娟宣教士夫婦、莊育靖宣教士夫婦、海外基督使團(OMF)袁樂國夫婦、SIM(Serving In Mission)劉文超宣教士、威克理夫詠寧宣教士,以及林厚彰博士的分享等。希望借助宣教教育和與宣教機構及宣教士面對面的親身分享,激發大家對宣教的熱情與增廣對宣教國度的視野。
三、結合教會團契的共同服事:近來,舉辦宣教教育或活動時,採與教會其他團契合作,共同舉辦的新模式,如與光鹽團契、學青團契合辦宣教之夜模式,的確可有效地提升年輕弟兄姊妹對宣教工作的參與。
四、每年定期舉辦宣教分享會:「翻滾吧!宣教」活動,是內湖信友堂宣教部每年定期舉辦宣教分享會的傳統聚會,主要是讓所有短宣隊在教會中,有一個分享短宣感動的平台,讓支持者與服事者在教會眾弟兄姊妹面前,共同見證神奇妙的作為。
五、建立宣教工作者團隊:培育及支持教會長期委身跨文化或至創啟地區宣教的弟兄姊妹,才是宣教部最重要的長程目標,期盼在建堂工作完成後,內湖信友堂的屬靈生命得以更成熟,足以開始有自己的工人邁向教會外的禾場撒種、收割。
最後期盼內湖信友堂在進入新會堂後,能成為結好果子並神所喜愛,有生命活水湧流的教會。
作者:林宗煌
當同工們第三次、第四次前往高遶事奉時,已經不只是「去」而是有「回來」的感覺了。
關渡自強分堂是一個人數約70-80人的社區型教會,按著本堂的特性,目前我們有3個宣教事工進行的方向。
首先,我們將教會本身視為社區中的一個福音據點,是社區居民可以直接接觸、認識基督信仰的媒介。多年來,許多本堂的新會友是因著想進一步認識信仰,而來到這住家附近的一間教會。
幾年前,教會希望能開始推動一項社區事工,以接觸對基督信仰陌生的社區居民。經過一、兩年的尋求,我們於去年四月份正式開始了「小樹苗故事屋」的社區兒童事工。此事工是於每週三上午,針對二至六歲學齡前孩子進行講繪本故事、手工、童謠的活動,整個活動除了我們的愛與關懷之外,不會有任何基督信仰元素的呈現,以便我們能接觸到對基督信仰陌生甚至排斥的家庭。
此事工的精神是服務與福音接觸,因為本堂傳道人本身有學齡前的孩子,感受到現今的媽媽(或阿嬤)在育兒上的辛苦以及孩子們缺少玩伴,因此希望藉此讓全職媽媽們有一個喘息並彼此交流的機會,也讓孩子們有一個可以一起遊戲的空間。另外,因著這樣的服事,這些家長們進到教會並與我們有更深的互動和交流,在這當中,他們可以有機會來認識神的愛。
小樹苗事工目前已進行了一年半,在這過程中我們邊做邊學,慢慢地摸索、建立了一個固定的模式。每次參與的孩子約8-18人,目前已經有許多孩子從這裡「畢業」去上幼兒園。寒暑假則是我們的旺季,好幾位上公幼的孩子會再次「回娘家」來參加小樹苗活動。
在這一年半中我們結識了許多媽媽和阿嬤,與她們一起經歷生命的點滴與起伏,也認識了她們的家人。去年聖誕節,幾位小樹苗的孩子參加了我們晚會活動的表演,今年暑假八月份我們則嘗試聚集幾位 媽媽,舉辦了5週的讀書會。感謝神!透過這個事工,建立了我們與社區更深地接觸、交流的管道。
對小規模的教會而言,能開始短宣隊的事奉是宣教事工上的一個「突破」,也是會友們在宣教上能具體投入參與的一項事工。多年前我們編列了短宣隊的預算,一連數年都沒用到,但我們仍繼續編列。2013年開始了第一次短宣隊的事奉,前往鄉福在雲林褒忠的福音中心。隔年因故我們轉換短宣的教會至桃園高遶教會,高遶教會是母堂台北堂保羅事工支持的教會,我們因得知他們有舉辦暑期兒童營會的需要,在拜訪其傳道人之後決定前往。
從2014年到今年,除了2016年暫停一次外,我們前往高遶短宣共4次。前兩次隊員是以學生為主,後來因學生的參與度無法繼續支持短宣隊的事奉,隊員組成轉為包含學生與成人的會友。另外,因為短宣的地點可一日往返,我們也會安排會友有一日的配搭事奉,以擴大教會會友的參與,讓他們有實際體驗的機會。
前往高遶的短宣事奉給我們教會帶來許多的學習:首先,在這兩小時車程不到的地方,我們可以經歷到不小的文化差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衝擊,許多隊員都因這樣的衝擊而有所省思和學習;其次,短宣隊的事奉也是很好的操練事奉、彼此認識與建立團隊的機會。有一位青少年從小六開始到今年高二參加了5次短宣,當他在我們教會的兒童營有成熟的事奉、讓許多人刮目相看時,我們其實是看著他一路的成長。
而穩定而持續的短宣事奉,使我們和高遶教會建立了深入與互信的關係。這5年來我們彼此看著對方孩子與青少年的成長,而當同工們第三次、第四次前往高遶事奉時,已經不只是「去」而是有「回來」的感覺了。
多年前本堂一位對宣教有負擔的弟兄發起了每月一次的宣教禱告會,本來是在週間的晚上,後來為了讓更多會友可以參與,改到每月第四週的主日崇拜後。目前宣教禱告會的進行方式主要是一起閱讀信友堂所差派之宣教師的代禱信,然後為他們禱告。
另外,我們也固定關心「鄉福」在台灣偏鄉的福音工作以及各國各族的福音需要,並代禱之。透過宣教禱告會,希望幫助會友拓展宣教關懷的眼界並學習更深地體會宣教師事奉的處境,也預備我們自己在近處或遠處的宣教工作上能有更實際的參與。
很高興信友堂各堂會在宣教事工上能有更多的聯結,盼望藉此能讓我們社區型教會的會友在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有更多參與的機會。
作者:林俊昌
雖然不同地方稻田的狀況不一樣,但都需要有農夫在田中辛勤的耕耘。
我們的神,是一位宣教的神,甚至把祂的獨生愛子差派到世界上。竹圍信友堂的創堂,即是秉持宣教植堂的理念由石牌信友堂孕育而生。甫建立之初,承繼母堂之精神亦學習體貼神的心意,一步一步學習關懷支持宣教士、舉辦宣教年會、組織短宣隊等事工,在這過程中也看見上帝的恩手在我們中間動工。
2004-2006年教會建立,參加石牌堂宣教事工(固定額度),參加石牌堂舉辦之短宣隊(國內、南非、蒙古等)。
2007-2009年支持謝麗娟(石牌堂)、柯淑芬(英文堂)、晨曦(內湖堂)宣教師,以及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州差傳會。
2010年以後支持謝麗娟、莊育靖宣教師、中華福音神學院。
2011年1月舉辦兒童宣教營,在下一代的心中撒下宣教的種子。
2月訂定支持短宣辦法。
5月舉辦第一屆宣教年會。
7月參加石牌堂舉辦之短宣隊(澎湖吉貝、印度東北)。
2012年7月開始第一次國內短宣隊:嘉義短宣隊。
2014年增加支持印度東北Peny宣教師(SIM肯亞)。
2017年7月開始虎尾福音中心短宣隊。
8月開始第一次海外短宣:印度東北短宣隊。
在竹圍堂這些學習參與宣教的過程中,上帝給我們一個特別的恩典,就是親子一起共同參與。對於宣教師的關懷,我們在兒童主日學會定期為他們代禱,還藉由存錢到豬公撲滿來作為宣教奉獻,也曾一起製作卡片關懷宣教師的子女,若有宣教師回國述職時,我們也會邀請宣教師或他們的子女到兒童主日學分享,這些都讓孩子們對於宣教有很好的參與。
關於短宣隊,我們沒有設定年齡限制,鼓勵親子一起參加,也歡迎年輕人或長輩一起出隊,所以會出現多樣化的組合,為了讓這麼多樣化的團隊能形成一個同心的群體,我們需要比較早開始訓練以及一起禱告。而因著小孩能夠專注的時間無法持久,所以訓練內容也要用比較有趣的方式來進行。讓孩子參加短宣隊他們能作些什麼呢?通常,經過適當的訓練之後,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參與帶領唱詩歌、演戲、做手工⋯⋯等項目,只是隊中的大人要扮演屬靈教練的角色,不只教孩子服事技巧,也要注意服事的態度是否正確。讓孩子參加短宣隊會有什麼影響呢?對於我們所服事的對象而言,他們很容易與當地的孩子成為朋友,這就會產生像「酵」一樣的感染力,使當地孩子更容易融入詩歌及課程中,讓福音更自然地進入他們心中;對我們自己的孩子而言,參加短宣是最能實際體驗信仰的過程,如同進入「搖滾區」一般,可就近觀看神的作為。
短宣時一定會碰到困難,而大家一起透過禱告來度過難關,會是讓孩子對神有第一手體驗的珍貴時刻;對帶小孩參加短宣隊的家長而言,在預備及出隊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機會進行屬靈層次的對話,我們就能更有效地把我們在生命中所學過的功課傳遞到下一代的心靈中。另一方面,孩子的單純信心也在某些時刻激勵、提醒我們;對於教會而言,讓孩子從小就參與短宣,不只是為自己教會儲備人才,也是為神的國度儲備人才,所以讓親子一起參加短宣真的是好處多多。
2016年嘉義短宣隊結束的時候,從嘉義回台北的車程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兩旁稻田的景象:南部地區是剛插上的秧苗一片綠油油,中部地區是收割完畢只剩下枯乾的稻稈,北部地區則是結實飽滿等待收割的稻穗。雖然不同地方稻田的狀況不一樣,但都需要有農夫在田中辛勤的耕耘。
福音的禾場也需要有人不斷地投身其中,不管是撒種、收割或是栽培下一代,都需要有人領受了神的恩典之後,繼續願意把這樣的恩典再傳播出去。上帝不是挑選能力好的人來服事祂,而是邀請平凡如你我的每一個人,若有願意的心就可以被祂來使用。
對於竹圍堂而言,宣教的工作仍需求神繼續施恩,一直到有宣教師從我們中間被差派出去,深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被神興起,回應祂的邀請,關注宣教的需要,直到福音傳遍地極。
作者:板新分堂
若你的時間、金錢許可,有機會就多出去訪宣,多出去走走,你就會看見神在那地福音的工作和奇妙的作為,聽見神要對你說的話!
對於板新這一個2016年3月6日來到板橋地區植堂,在宣教見識、人材、經驗和財力小小的教會―秉持台北信友堂福音派、長老會、非靈恩的神學立場,以勤裝備、相扶持、樂事奉、漸成熟為牧養目標,期盼建立一個看重話語、「宣教」、整全配搭,並能與當地融合的教會——是我們的異象和努力的方向,盼望這個小小的教會,對於靈魂得救的關注、上帝國度降臨的切求、以及普世宣教的眼界和心胸,能蒙恩被主大大地擴展!
在植堂的二年半裡,發現除了當初領受異象從母堂一起出來植堂的傳道人、長執同工和弟兄姊妹之外,來自不同堂會背景、有著不同宣教想法的弟兄姊妹越來越多;另外,從不認識主、開始慕道,然後信主受洗,完全不知宣教的肢體也漸多,因此如何幫助板新的弟兄姊 妹理解信友堂的宣教理念,進入宣教行動,就成為一件需要長時間帶領和教育的事。
因此,藉著主日崇拜程序每週「宣教關懷」的時段,使用母會台北堂宣教事工部提供的投影和資料,在每週主日的介紹、代禱中,幫助弟兄姊妹一點一滴認識宣教師、宣教工場的人事物、認識宣教。
若有海外宣教師返台述職、或有參與本地宣教的傳道人,以及在差會參與宣教的同工,我們也儘可能地邀請他們來分享,他們對主委身的榜樣,對所服事族群或對象的關切和愛,因著本人的親臨現場,鮮活地挑旺弟兄姊妹的心,吸引他們關注宣教、為宣教禱告;也在這樣的分享中,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神在全球各地福音奇妙的大能與作為,弟兄姊妹宣教的視野無疑地被向外拓展。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六21)為幫助弟兄姊妹開始學習宣教,2016年12月經由各神學院的推薦和長執同工的面見訪談,於2017年1月接納中和明穗教會何建榮傳道和豐原伯特利教會許麗美傳道成為保羅事工支持的傳道人,學習用金錢支持他們的生活費,為他們的需要代禱;期間長執同工也多次前往關懷探望,和他們在主裡交通禱告,並邀請他們到板新分享,讓彼此有更多認識和互動,在主裡建立美好情誼。
期待上帝祝福板新,能在支持兩位保羅事工傳道人的基礎下,在未來能支持參與更多的宣教機構和宣教事工,能有恩典和能力支持差派自己的本地、海外宣教師。
感謝神,植堂的這兩年半,板新有3次在教會舉辦20-30人小規模暑期兒童營會的經驗,而保羅事工支持的明穗教會何傳道有心藉辦兒童營向社區的兒童傳福音,但不知該如何著手。於是在2017與2018兩年的暑假,板新協助明穗同工籌備、訓練、學習和舉辦暑期兒童品格營。
「⋯⋯看見大家在主裡盡心竭力的擺上自己,心裡充滿了感恩。因為我知道是上帝恩待我們,讓我們得著這一群同工。
這幾天的營會身體雖然感到疲累,但是心靈卻是滿有喜樂,因為能夠有機會服事鄰舍、服事這一群孩子,真的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喜樂。
我更是要感謝信友堂的同工,看見您們服事的熱誠、認真、 事前美好的預備,以及對神國度寬廣的心,願意協助明穗教會舉辦兒童的營會,讓我非常的感動⋯⋯藉著您們的服事讓我們體會到『神是愛』,我們感受到被神的愛包圍⋯⋯。」
這是今年明穗教會何傳道的來訊。感謝神,板新的宣教從金錢和代禱的支持,向著實質的宣教參與邁了一小步,看見上帝祝福了彼此,也彰顯了祂國度的榮耀!
因著在板橋兩所大專院校任教,且長期深耕愛學生的兩位老師,板新在忐忑和信心中開展了向大專生傳福音的「新鄉事工」。
A校的老師對靈魂得救很有負擔,常向學生傳福音並帶他們來教會。每當有學生來到教會,新鄉的同工就主動支援,接待並和學生建立關係,跟進幫助他們更認識信仰。感謝主,這兩年有兩位學生信主並受洗。
T校的老師則是和新鄉同工配搭在學校舉辦講座,藉基督徒專業人士的分享和見證,讓學生看見信仰帶來不同的價值觀;每月一次邀請已畢業的專題生,在板新有一個小時的禱告會,盼在新鄉同工的陪伴代禱中,帶領學生經歷神,與主建立關係。
今年寒假老師帶領幾位學生前往泰國,和板新泰北短宣的哥哥姊姊一起在錫安之家作國際志工服務——舉辦聖經品格營,大多數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基督教的孤兒院,學生從陌生到接納,回台灣還願意繼續聚會、上啟發課程,對基督教的態度有明確的轉變。
大專生事工有極多的挑戰,是一個只求付出,不一定看得到回報的事工,詩篇一二六篇5-6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盼望不久的將來主開路,在板新有大專生的團契,在年輕人當中收割寶貴福音的果實。
長老勉勵弟兄姊妹:「若你的時間、金錢許可,有機會就多出去訪宣,多出去走走,你就會看見神在那地福音的工作和奇妙的作為,聽見神要對你說的話!」
2017與2018年的暑假,在傳道的負擔和教會經費的支持中,傳道邀請了4位弟兄姊妹和他一起配搭台中某機構的宣教事工,前往創啟地區的學校舉辦營會,並藉由探訪弱勢家庭、提供獎學金、為人禱告的方式傳遞神的愛和恩典。行前訓練期間,隊員週六需板橋、台中兩地往返,一起行前訓練,工作之餘花時間預備營會,回台之後分享收穫,見證時的喜樂持續激勵著他們,也激勵每一位聽見他們見證的肢體!
願主祝福每位出外訪宣或走走的肢體,在他們當中呼召、揀選、差派對宣教有心志,願意向主委身的弟兄姊妹,成為跨文化長宣宣教師!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20節,主的大使命是賜給每一位基督徒的,且是現在,就在身旁可以學習和操練。這兩年的聖誕節,我們鼓勵弟兄姊妹組成聖誕報佳音小組,到板橋地區願意邀請親友或同事一起過聖誕節的弟兄姊妹的家中或公司,將上帝的愛分享給未信主的家人、親友和同事。
願主祝福弟兄姊妹每一次的操練,將愛人靈魂的心,勇敢喜樂傳福音的熱情,充滿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