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信友默想

在每日的生活中,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

在平安無事的生活中,

你是否沈陷無底的深淵?

救恩出於耶和華,

願我們在神的呼召中經歷拯救。


2018年7月29日關渡自強分堂主日崇拜,主日證道題目:「魚腹中的禱告」
(經文:約拿書二章1-10節) 講員:林宗煌牧師

【牧者的話】被神招聚的盼望

作者:鍾興政

神的真理幫助我們分別為聖,並且被主使用。

我當兵的時候,很不喜歡聽到班長或排長吹哨子大聲喊「集合!」通常這樣招聚士兵的哨聲,是要預備一件接下來很辛苦的事情。我們不喜歡被招聚,因為我們喜歡自由。但是,我們基督徒面對神的招聚卻有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我們對神招聚祂的子民有一種盼望。為什麼有盼望呢?我們最近讀到彌迦書, 說到:「雅各家啊,我必要聚集你們,必要招聚以色列剩下的人,安置在一處,如波斯拉的羊,又如草場上的羊群;因為人數眾多就必大大喧嘩。開路的在他們前面上去;他們直闖過城門,從城門出去。他們的王在前面行,耶和華引導他們」(彌二12-13)。這段經文清楚說到神必要聚集「你們」,就是「以色列剩下的人」。「以色列剩下的人」就是神的子民,也就是今天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神的招聚帶給我們盼望,因為我們的王要在前面走,並且引領我們。這樣的盼望有兩個層面。

第一層的盼望是我們相信神的應許—神在我們處於艱困環境中,神沒有忘記我們。我們對於現在的生活有許多擔心掛慮, 因為現今的社會變化越來越劇烈,越來越多不可預期的事情,我們常常有疑惑:「面對這些事情,神會不會帶領我們平安度過?」感謝神,對神的子民來說,彌迦書二章12-13節實在是非常安慰人心的經文, 因為神說:「雅各家啊!我必要聚集你們。」神的招聚應許祂會「安置我們」,既然是神的安置,我們就相信這當中會有平安。

第二層的盼望是我們確信基督耶穌,我們的王在前面走,並且要幫助我們—神招聚祂的子民是有目的的。我們想起約翰福音中主耶穌的禱告, 祂向父神說: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我為他們的緣故, 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十七17-19)。神差派自己的愛子耶穌基督來作神百姓的王,並帶領我們這些百姓照祂的模式—「以真理成聖」。感謝神,每次我們一起崇拜,一起禱告,一起團契,都是神的應許;祂親自招聚我們,按著真理教導我們, 也使我們一步一步更像主。主耶穌自己分別為聖,也叫我們要分別為聖。

這樣的應許讓我們知道:在這世界我們每一位神的子民天天都有盼望,因為神招聚我們,讓我們有平安。我們也喜歡到神的教會中敬拜神,並一起團契,因為神的真理幫助我們分別為聖,並且被主使用。

 

【教會消息】教會事工、各級團契消息與代禱

編輯室

崇拜事工部


  • 9/30舉行今年第三季洗禮感恩見證會,共11位弟兄姊妹受洗,12位弟兄姊妹轉會加入本堂。

宣教事工部


  • 9/6宣教團契聚會,由清水いずみ宣教師夫婦分享信息Responding to the Calling from the Lord,共57人參加。
  • 9/8、15宣教團契等共9人前往內壢泰語教會平安之家中文班教學服事。
  • 9/15宣教團契等共3人前往基隆新城碇內教會配搭週六下午的兒主及青少服事。
  • 9/8-13雅斤及香柏樹枋寮短宣,由黃舜賢弟兄領隊,共12人前往枋寮教會配搭服事。
  • 9/2、16宣教團契等共6人前往桃園印尼活水教會配搭青少及兒童主日學服事。

牧養事工部


  • 9/2上午11:00舉行「長執配偶暨女執事禱告會」。
  • 9/23上午11:00舉行「為國家、教會禱告」。
  • 9/5晚上8:00-9:00舉行「新朋友跟進同工禱告會」。
  • 9/16上午11:00舉行「團契禱告專責同工禱告會」,齊聚各團契禱 告專責同工一起為2019年教會事工及各團契的需要代禱。
  • 8/24-25舉行週五探訪同工訓練及週六探訪同工退修會,課程內容:「探訪前的預備及繕寫探訪記錄」、「探訪同工的屬靈生命」、「同理心的再思」及「分組討論與報告」。
  • 9/30起至十一月底將進行一梯為期10週的親職成長團體,針對家長、青少及兒主輔導或老師等,由珍敏宣教師帶領。
  • 七月份共計協談:人數40人╱70人次。

嵩年團契部


  • 秋季郊遊預定於10/18舉辦,至桃園附近一日遊。
  • 9/10於台大尊賢會館舉辦團契部聯合退修會,求神使用退修會,使同工們得建造也彼此連結。
  • 求主為姊妹會預備新的主席及副主席。

家庭團契部


■恩典團契

  • 8/4專題:健康講座,講員:許洪猷牙醫師。
  • 8/11小組自由時間。二組在中正紀念堂餐敘,六組在貓空郊遊聯 誼,三、五、七組聯合在蕾蕾家聚會,一、四組也分別在敏英/美伸、文欽/次寧家聚會。
  • 8/18專題:健康講座,講員:玉仁英骨科醫師。
  • 8/25小組查經:提多書第二章。

■雅斤團契

  • 8/4長老講座:「在基督裡指責他人的生命操練與智慧」。講員: 陳偉仁長老,信息經文:弗四12、15,共107位參加。
  • 8/11陳美蓉傳道查經:腓立比書(七),共76位參加。
  • 8/25小組家聚:信仰生活漫談,共172位參加。

■活水團契

  • 9/15舉行擴大同工會,求主賜下團契異象,並帶領弟兄姊妹每日向前,興起更多熱心服事的同工一同建造生命、興旺福音。

■雅歌團契

  • 9/1聯合聚會主題「認識肢體:在家教育的分享」,邀請團契中曾 經有在家教育經驗的家庭來分享,除了讓大家能夠彼此認識外,也更重視家庭教育及信仰生活。
  • 9/29舉辦同工退修會,除感謝同工辛勞,聯絡同工感情,分享服事心得,並對明年聚會有展望。

■伉儷團契

  • 9/1彥岑傳道及俞貝師母見證,9/8小組查經,9/15小組時間,9/22同工會排定明年度的聚會主題及事工,9/29同工退修會。

社青團契部


■加榮團契

  • 8/4全團契禱告會,姊妹同心一起操練更多與主連結及禱告生活。
  • 8/11讀書會《人如何改變》第十六章,呂小慧姊妹導讀,本書完結。接下來的書目是《天國好生活》。
  • 8/18團契年度主日獻詩「為著美麗的地面」。
  • 8/25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查經,由譚昌文執事講解。

■嗎哪團契

  • 感謝神保守玉里短宣隊順利結束,參與的兒童共54位,求神繼續保守這些孩子們能在主愛中持續成長,並學習倚靠神,也求神的靈繼續動工,讓玉里的基督徒與慕道友能靠主得勝,日日蒙恩。

■香柏樹團契

  • 8/4專題分享:服事與我,講員:王榮森傳道,分享他在基督之家服事的過程,讓我們知道上帝透過參與服事造就、修剪,使我們在群體中得以成長。
  • 8/11讀書分享:耶穌的群體是把愛給出去的群體,若不透過往外行出愛的行動,只專注自己需要,將使我們這群體漸漸失去靈魂。
  • 7/28尼希米記第六章查經:斬將之詭計。

■信友團契

  • 9/16於第二、三堂主日崇拜獻詩,感謝神,有近40位參與。
  • 9/7邀請宋珮老師分享專題:「聖經、信仰與圖像」。
  • 9/21職場神學講座:「職場可以靈修嗎?」由鍾興政牧師分享。

■約書亞團契

  • 開始招募2019年同工團隊,並由現在4個小家變成5個,小家成員也將異動。
  • 9/4職場專題:由契友們分享在職場的人際關係議題,也進行分組討論,最後由輔導總結。
  • 9/29舉辦團契出遊:北迴鐵路巡禮。

學生團契部


■青年團契

  • 感謝主,全團契退修會順利結束。願神幫助學生將退修會中的教導 和感動活化在生活當中。
  • 九月份舉辦迎新聚會,希望神使用聚會幫助新朋友認識且融入青契,也幫助青契預備好能照顧新朋友。

■青少團契

  • 10/13下午舉行家長會,願神幫助家長及輔導們有美好的同工與合一。

兒童事工部


  • 下半年兒主師資訓練於9/29早上9:00至下午4:00在教會舉行,講 員:柯華葳姊妹,主題:搭鷹架教學法,下午為有趣的背經法。
  • 兒童戲劇班於9/16開課,歡迎對戲劇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報名參加。

【講台信息】魚腹中的禱告

作者:林宗煌

憑著基督無瑕疵的羔羊之血,

存敬畏的心,度過在世寄居的每一天。

經文:約拿書二章1-10節

讀小先知書是很有趣的經驗,很像在拼圖,彼此不同卻又相關,慢慢地可以看出神心中的圖像。剛開始我們看見以色列的敗壞受審,以及最後神復興他們的盼望。後來我們看見神關心的不只是以色列,這個盼望也是給萬國萬民的。然後進入約拿書,神要透過先知向尼尼微人傳審判、悔改的信息,但這卷書的焦點卻是在先知約拿身上。若先知順服神的話,約拿書只會有第三章,不會有第一、二、四章,但約拿不認同神對殘暴凶狠的尼尼微人給予慈愛和憐憫,先知的態度正是代表著以色列人的態度,他們不能接受神的恩典和憐憫臨到他們恨惡、鄙視的鄰國外邦。所以,約拿躲避神、被拋在海中、被魚吞入腹中,也因此有第二章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而這個禱告是整卷書的轉折。

魚腹中得拯救

進入第二章的情境,約拿在魚腹中,魚腹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是一個有惡臭、不舒服、被困住、不知未來如何的地方,這時你會如何禱告呢?約拿整篇的禱告不是一個呼求拯救的禱告,乃是一個感謝、讚美已蒙拯救的禱告,因為雖在困境中,他卻是經歷了真實的拯救。第2-6節,約拿在禱告中描述他被丟入海中的經驗,第5節,「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深淵圍住我;海草纏繞我的頭。」他原本瀕臨死亡、快要溺死了,這是很深的無助和恐懼的感覺,他已經感到一隻腳踏到陰間了,他在死亡的門口呼求神,然後有一條魚把他吞到腹中,讓他仍能保有氣息,他得救了。第6節,「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神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約拿知道這個困住他的魚腹卻是神從「坑」中把他救出來的地方。雖是困境,卻是神的拯救。

“真正的拯救是從內心開始的,是超越環境的改變的。”

魚腹中的挑戰

但在魚腹中有兩個挑戰:一個是空間,一個是時間。剛從海底進到魚腹中,約拿很深地經歷蒙神拯救的真實,因此可以立即發出感恩和讚美,但時間久了,一直待在魚腹中,人的心就會開始轉變。第一章17節,「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三天三夜很久嗎?約拿在魚腹中三天三夜,但他不知自己待了多久,應該感覺好久好久了,他怎樣繼續向神禱告呢?繼續稱頌感謝神,還是呼求拯救?前些日子有一位神學院同學興奮地分享,他有一位癌末的會友,後來檢查時發現癌細胞不見了。這的確是值得令人欣喜的事,但這樣得拯救的喜悅可以持續多久呢?每天的生活是個挑戰,可能不久就會感覺自己好像活在魚腹中那樣不舒坦,這樣的不舒坦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卻也讓人更不知道如何是好。

魚腹中經歷拯救

約拿在這篇感謝讚美的禱告中,其實表達出對蒙神拯救更深的體會。第3節,「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洪濤都漫過我身。」約拿知道他被吞到魚腹而得救是神的作為,但他也知道他被水手丟到海裡也是神的作為,這些要淹沒他的海浪都在神的掌管之中。換言之,是神要把他淹死,然後神又把他從水中拉出,這是什麼拯救?聽起來有點像是刑求。這要感謝什麼呢?這個見證聽來就像:我的神讓我罹患癌症,而且到末期我都快絕望痛苦死了,然後神奇妙地把我醫治了,感謝讚美主!

耶和華對約拿的拯救不只是從海底救到魚腹中,耶和華的拯救行動從第一章4節「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就開始了。當神在海中興起風暴,船幾乎要沉了,這時候約拿很豪氣地告訴船上的眾人:這是因為他躲避神引起的,把他丟到海中問題就解決了。約拿的意思就是,我寧願死,也不願意順服神;我寧願被丟到海中,也不願意向神禱告。我們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寧願死,也不願意……」、「我寧願下地獄……」,但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死亡、什麼是地獄永火的刑罰。第4節,「我說: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當約拿真的被拋在海中,落到死亡的坑裡,他描述自己遭難的經歷卻是「從神的眼前被驅逐,但仍仰望神的聖殿」,這與他之前逃避神的態度是全然地不同,這就是拯救,從逃避神到渴慕神,從寧死不禱告到在魚腹中求告感謝神。

我們需省思:「從神眼前被驅逐」是我們所在意、會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事嗎?今年農曆年,太太和孩子在埔里娘家多待了幾天,我則先回台北參與主日事奉。剛開始蠻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很安靜、很自由,一兩天後就覺得怪怪的、不太習慣,有點期待他們回來,當時,我為自己有這種感覺而感恩。第7節,「我心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受困的魚腹成為約拿向神禱告的聖殿,他在魚腹中求拯救,也同樣在魚腹中感謝已蒙拯救,真正的拯救是從內心開始的,是超越環境的改變的。

魚腹中回應呼召

第8-9節,「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在這個惡臭、不舒服的魚腹中經歷了神的拯救,然後他向神許願,他許的願會是什麼呢?台灣民間信仰拜偶像的人常會許願,並以捐錢、蓋廟或施捨來還願。聖經並沒有禁止人許願、還願,重要的是我們願意還怎樣的願?我們所許的願顯明了我們對神的認識如何,我們知道神真正期待我們做的是什麼嗎?在我蒙恩得救、遇見神的那個夜晚,我向神許願:若祢能救我,我願意將生命獻給祢、為祢而活。信主27年來,我愈來愈認識到,向神還這樣的願是應當的。

約拿在魚腹中可能想起神的話、神對他的呼召「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他之前是寧死不願意去,而他現在願意去嗎?他願意還這樣的願嗎?第10節,「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約拿又回到陸地,應該不是他施,可能是約帕。第三章1-3節,「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神拯救約拿就是要完成對他的呼召,而約拿蒙神拯救之後也就順服神,去了尼尼微。

神拯救我們就是要呼召我們,呼召我們去完成祂的心意。我們蒙神拯救才能看見呼召,並且承擔呼召。呼召不是看到人很可憐或很可惡,然後有感動去或拒絕去。呼召是真正認識到救恩出於耶和華,是耶和華要拯救、要施恩憐憫,而我們成為了那個先被拯救的人。

(2018年7月29日關渡自強分堂主日講台信息)

【研經專欄—實用倫理學系列(十)】從第八誡「不可偷盜」探討「財產」(上)

作者:康來昌

「不可偷盜」,消極的是不可以把屬於別人的東西拿走,積極的是把屬於別人的、他當得到的給他。這兩個有關,但不大一樣。不可以把別人的東西拿走,就是一般想到的偷東西,但如果是他當得的要給他,照這裡講,你不納稅就是在偷別人的東西。

什麼是人所當得的?

羅馬書十三章7節:「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這問題非常廣,什麼是人當得的?什麼是私有財產 (private property) ?什麼是屬我的 (ownership)?

很多人會說在早期、原始時代,這世界非常幸福,一切都是公有,沒有私產的觀念。罪惡進入世界,私產的觀念進來,我的、你的一分開,就有了爭奪、逼迫、剝削(這馬克斯講得最多)。持這樣看法的人到今天還很多。

人有沒有當得的東西?所謂「當得的東西」就是你有這權利。這又涉及我們第一次講到的一個很頭痛的字眼,「權」。「權」有兩個,一個是權利 right,一個是權力 power,兩者有關係也很重要。凡人所當得的就是他的right,而人怎麼會有這 right?

你說:「我辛苦賺來的就是我的」。最早 John Lock 也有提到這一點,一個東西的價值是因為天生的東西 (raw material) 被人加上自己的勞力,加了勞力這就是他的。

但我又講一個老問題,假定在醫院裡,一個病人開刀,繳了一百萬的手術費,這一百萬收入要怎麼分?分得相當多的應該是開這一刀的醫生,他最辛苦,但再多想想,一個醫生開了四個鐘頭刀,分到了百分之十,一群護士,從開刀前就照顧病人一個禮拜,開刀後又照顧他一個禮拜,遠遠超過四個鐘頭,但只分到醫生的十分之一。再說,可能得到最多的不是醫生、護士,而是什麼都沒有做的董事長、老闆。甚至他不是當初的投資人,因為哥哥爸爸真偉大,所以他就有。

各位懂嗎?你到底應該得多少,是你出了多少力量嗎?恐怕不是。汽車就更明顯了,做汽車的工人可能花的力氣最多,但他得的不是最多。知識份子可能會說他們笨、書讀得不多,而誰說笨就應該少賺一點錢?這都涉及到財產的觀念,包括社會上對財產的規定,包括社會主義。

我講過一個美國童謠,小雞種麥,過程中沒有人要幫忙,最後烤成蛋糕,小雞說:「蛋糕是我種的麥,我澆的水、我付出的勞力,所以現在我要一個人吃」。我一個人做事,我一個人吃,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的倫理,看起來也很公平。資本主義向來說我們不要養懶漢。

不過資本主義後來發展下去,小雞的子女都沒有種,都是老爸留下來的,因此社會主義說,「父母的勞力結果給兒女是不公平的,根本不應該,每個人應該在起跑線上同等,大家都一樣」。但這時如果你有個有錢的老爸,你就非常憤怒了。

我們就再問,「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賞罰怎麼給?」學者為這個討論很多,近代講得叫人覺得有趣的是哈佛大學的哲學教授羅斯 Rawls,他的書「正義論」早翻成中文,裡面就講到這是一個社會的協商,怎麼分蛋糕?羅斯說,「我們分蛋糕的分法要在一個無知之幕後面分」(就是排除自己的有知,而做出公平的決策)。但我猜我們在考慮的時候通通是考慮自己,有錢的人希望怎麼分,沒有錢的人也希望怎麼分,還是不是很理性,更不是照著聖經來講。

所以共產主義的國家就有個集體主義的答案:一個產品是大家做的,因此要公有、公分。但像Allen Smith 等人提到資本主義的觀點:一個產品是好多人合力做的,但沒有一點道德的色彩,沒有人是為了要增進國民福利。Allen Smith 講,屠夫絕對不是愛那吃牛排的人或給他養牛殺牛的雇主,廚師也不是為了愛你,不讓你餓肚子而幫你煮飯,通通是為著私利,私利為大,私利產生了整個社會的合作。因此,同樣大家合作出來的東西,資本主義說這純粹是市場決定的,社會主義會說這是大家彼此合作的,所以要共有。

各位,這些都很難決定到底誰對誰錯,我們還是說聖經裡似乎給了人一個觀念:有私產,有你的、我的、他的;不但有私產,而且這私產好像有規模。到底要怎麼分,怎麼樣讓貧窮的人沒有那麼多可憐的情形,而有錢的人不會富可敵國?到底怎麼樣是個人當得的,也很難說。這又是聖經沒有給我們答案,只有說當給的;聖經沒有講什麼叫人當得的,只講人當給的,也就是只有給責任,沒有給權利。

羅馬書十三章7節只有講「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然後講得也有點震撼,我們要給政府的還包括懼怕,「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保羅在這裡講的似乎很奴性,但他的確是在講政府的運作,而且當時候的羅馬政府,可能是羅馬的黃金時代。

第6、7節都要給,還不是不要拿,而下面呢,就不但要給,還要更多給別人,第8節:「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虧欠人就是他當得的沒有給他。好比「不可殺人」不只不殺他,你還要愛他,讓他活得很好,那就困難得多了。

但我們有這個權利嗎?我們有權利像很多現在示威的人一樣說:我有生存權,不是你不要殺我而已,是我餓了你要給我吃。我自己看聖經裡只有講基督徒有責任給,而需要的人沒有權利要。

這些話我覺得就是我們當做的要做,而我們做得太不夠了。因為神對我們的要求,愛的律法是很嚴格的,我們沒有辦法因行律法稱義。「不可殺人」很容易,「不可對人懷恨意」已經很難了,不但不殺他、不恨他,而且要愛他,包括我們所謂愛遊民,絕對不是說就給他吃喝,愛他是使他得到最大的好處,最大的好處是希望他改邪歸正走正路。這些還包括我們有沒有權責做這事。這裡聖經都沒有告訴我們你當做的是什麼,只能說都包在愛人如己,你不加害別人。所以第10節,「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意思應該是愛不但不加害別人,愛是加利、加益給別人。

但什麼是加利、加益?我又要說,你給人,要給多少?「別人當得的該給他」,那什麼是當得的?別人的東西你有沒有多拿?同樣,大家也很容易就用道德的口氣來說,一個人有錢得不得了,朱門酒肉臭,就像財主和拉撒路。財主是不是因為他沒有給就下地獄?我認為不是。因為你很窮、很可憐、肢體不全、沒有人愛你,你有沒有權利理直氣壯的說:「你(國家)要給我?」現在社會福利政策大概都是說他們有權利要得到這些,但這還是有個問題:這個權利是誰給他的?現在人能說的,我覺得最理想的講法是說我們的感情上覺得不好意思,但這不是個理性的事情。

西方人說我們有三個天賦的人權:生存權、自由權、財產權。最重要的就是生存權。這第一步很好講,就是你不可以殺掉我;我沒有犯法、沒有威脅到別人,任何人不可以殺掉我,要讓我活下去。但推一下就很難講,一個餓得半死的人他有沒有生存權?你說有。而誰給他?(這就是我剛才說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兩個不一樣)。我們看到他需要,基督徒有義務給他,但義務不是國家規定,是教會(或上帝)的規定。可能有些社會主義者或國家福利會說國家有責任,那就還是全民有責任。當一個人餓肚子,我們先不講原因是什麼,因為一講原因就更複雜,比方他因為吸毒而餓肚子,如果是他爸媽吸毒呢?那他就應該被救助。如果他爸媽吸毒也影響到他吸毒?所以要用腦筋想,不能感情用事,喊喊口號很容易,要想想為什麼這樣做。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救助?你說不亂來的人。而什麼叫不亂來的人?你說他不能好吃懶做。他說好吃懶做是他的天性,就像你長得漂亮是你天生的一樣。你能說什麼呢?這些可能都有道理。

我有我自己的立場,最重要的是根據聖經,但我也承認我根據聖經,跟另外一個敬虔人根據聖經提出來的立場可能完全相反。所以「不可偷盜」講起來好簡單,實際上很複雜。
(2015 年 1 月成人主日學「實用倫理學」,呂琪整理)

【人物故事】關渡教會與我

作者:李鎬

關渡教會,我的新家

2015年自華神畢業後的某一天,我和當時的主任牧師謝榮生牧師在他的辦公室談些事情,他問了我一個問題:「關渡自強分堂目前需要人幫忙,你是否想去那裡服事?」我覺得有些突然,因為從來沒去過關渡自強分堂,對那邊是一無所知,但經過一陣子的禱告尋求,我和師母決定順服神的帶領,於是就在謝牧師的引薦下,到了關渡分堂配搭林宗煌牧師的服事。

在教會廚房的水槽前面,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一張紙,上面寫著:「親愛的弟兄姊妹……學習互相體諒、珍惜與感恩,將教會當成自己的家」。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標語,但我想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對關渡分堂的感受,因為這裡帶給人的就是一種家的感覺。師母也說,她來到這裡就覺得弟兄姊妹都很好,帶給她溫馨家庭的感覺,我想給她這樣感受的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她產後不久,教會的弟兄姊妹就動員來探望她。我覺得家庭的感覺可能是信友堂的一種特色,因為無論我們在內湖堂或是台北堂實習時,都有類似的感受,很快就能融入弟兄姊妹之中,並且能夠互相產生連結,即使我們已經來到關渡一段時間了,先前在台北堂服事時的雅歌團契(原伉儷團契)第一小組的弟兄姊妹們還會來拜訪我們,看看我們在關渡適不適應,所以在信友堂裡就像在一個大家庭裡一樣,關渡分堂帶給我的感受也是如此。人物故事-1

青少服事,祝福滿滿

在這裡服事,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進入第三年了,在青少團契帶的孩子們也從國中進入高中,和他們從相識到共處是一種緩慢的進程,需要有耐心和時間。在與他們的互動過程中,我常常會想起,從前我的輔導們和屬靈長輩們是如何和年輕的我互動,如何用真理和愛心引導帶領我,這些寶貴的經驗成為我現在帶領新一代的參考,也讓我能夠對年輕的弟兄姊妹們有更多的瞭解和認同,這成為我們一起在主裡成長的重要基石,也讓我們更能夠一起學習敬畏神和事奉我們的主。最近這半年來,他們在服事神時所展現的熱忱,常常讓我驚訝。例如,2017年底,有位小弟兄在聖誕節特會後的感想是:「參與的服事太少了,希望能多做一些」;還有在今年暑假的兒童營會中,青少團契幾乎全體動員,與營會同工們一起來服事小孩子。我相信這都是神親自的感動和在他們身上動工的果效,願榮耀都歸於神。

人物故事-3

謙卑順服,為主擺上

關渡分堂是一間歷史悠久的教會,在「埔頂」這個社區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我待在這裡的時間越長,越發現到很多弟兄姊妹們在許多方面都體現出委身於基督,背十架跟隨主的成熟態度,我認為這是長執、牧師和眾多屬靈長輩們長期牧養的成果。舉例來說,教會每周二早上有查經小組,這個小組的目標是訓練弟兄姊妹們能服事神和傳揚福音,在郭牧師、林牧師和屬靈長輩們的帶領下,當中的弟兄姊妹們多勇於擔任查經帶領人,也願意主動組織探訪社區內的未信者。有時,他們會見證背十架跟隨主的辛苦,但也同時見證與主同工的奇妙美好。我覺得牧師們和屬靈長輩們的耕耘與弟兄姊妹們的成熟有不可分的關聯。「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另一方面,我也觀察到弟兄姊妹們有個特點,就是他們謙卑順服在上者,也有願意為神擺上的心。我若不說你就絕對不知道,教會中有一個無名的手工團體,每次在教會的大型活動中需要有人協助完成各樣美術佈景、教案道具或戲劇服裝時,她們就會主動請纓上陣,交付的任務和各樣需求他們都全盤接受,花上很多的時間和心力來完成,因為這無名團體的指導原則是:「使命必達」,比FedEx還強大。我覺得「謙卑順服,願為主擺上」是關渡信友堂會眾們的特點,也是上帝將關渡的弟兄姊妹放在這社區的原因。

感謝神將我們一家帶到這裡來,也感謝關渡的牧師、長執同工們和眾弟兄姊妹對我們的接納。在這將近三年的服事中,我們一家不但與主一起服事眾弟兄姊妹們,也是與眾弟兄姊妹們一同服事主,我相信上帝在埔頂社區有祂要成就的旨意,我們就是謙卑地跟隨祂,與祂一起同工。

人物故事-2

何時信主 1995年秋季的某一天
屬靈生命中影響深刻的人 夏城華人宣道會的丁耀燊牧師
最喜歡的聖經經文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
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
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
最喜歡的詩歌 感謝神
最喜歡做的事 旅遊、露營、打籃球
未來最想做的事 世界旅行
最希望的代禱 家人和親戚的健康都蒙神保守
最感動的事 能夠讀到碩士,還能結婚生子
目前的服事 青少事工、兒主事工、詩班、兒童外展事工
目前參加的團契 感恩小組

 

 

【人物故事】李鎬傳道與我

作者:林宗煌

神的預備

有幾年的時間,教會一直在尋求一位新的傳道人加入教會的牧養事奉。2015年10月,正當我在家庭和教會雙重服事的壓力之下,李鎬傳道夫婦來到了我們中間。

配搭事奉

剛開始和李鎬傳道一起事奉,我就覺得我們配搭得很不錯,在一個規模不大的教會中,能有兩位傳道配搭事奉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在年齡、性格、學經歷,甚至是身材上都可以互補,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願意配搭事奉的心。在服事上,李鎬傳道很認真努力,總是做足了準備,他是一個苦幹實幹型的同工,這一點我們很相像;而在與人互動上,他總是積極主動、滿有熱情,這一點則是我有所不及的地方。

勇於改變

在一起事奉久了,我很自然地發現了他的一些缺點,但也發現了他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他願意學習和改變,這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傳道人不怕有缺點和不足,就怕不能改變,因此我也就比較「敢」針對一些問題對他直言不諱。在事奉上,我很看重講道,因此李鎬傳道講道前,我會審閱他的講章並給予指導和建議,即使已經是週六了,他仍願意大幅地修改講章。有好幾次在他講道結束後,我覺得他改得真好,甚至大大超越了我的建議。

不斷成長

這兩年,李鎬傳道有兩件服事讓我印象深刻。去年感恩節,他帶領青少團契籌辦一個有創意的外展活動,我覺得這件事難度頗高,但後來他卻辦得有聲有色,得到許多會友的肯定。今年,他則組織、帶領了他所能動員的教會同工與青少年們,完成了第一次教會自辦的暑期兒童營。我在他身上看到,他從能夠與人配搭事奉到帶領人一起配搭,對傳道人而言,這是很重要的成長。 今年10月,李鎬傳道要迎接他們家的第二個孩子。家庭與教會的服事可以是雙重的壓力,也可以是互相成就的事奉,盼望他在家庭與教會的生活中能享受主加倍的恩典。